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厦门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docVIP

厦门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厦门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一、学校概况 厦门大学是由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综合性私立大学,也是目前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建设大学。 学校于1937年改为国立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关怀支持下,学校取得历史性飞跃发展。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1963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95年起先后被国家列入“九五”、“十五”重点建设大学。1997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重点建设计划,成为国家首批重点支持建设的院校之一。 (一)历史底蕴深厚,名师英才辈出 学校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上世纪20年代,厦门大学就已成为我国南方科学文化研究重镇,海洋生物和国学研究在全国享有盛誉, 1926年创办的厦门大学国学院,被当时媒体称为有“北大南移之势”。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闽西,弦歌不辍,机电研究引起国际物理学界关注。40年代初,学校连续两年在国民政府举办的“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学业竞赛”中蝉联冠军,一时名震全国,载誉海外,被国际友人誉为“加尔各答以东之第一大学”;被当时国民政府称为“东南唯一国立学府”、“粤汉铁路以东仅存唯一最高学府”和“国内最完备的大学之一”;国民政府教育部传令嘉奖厦门大学的教学工作,学校由此获得“南方之强”之美誉。 学校注重学科建设,勇于创新,在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引领和开创了一批新学科和新专业。如在厦大诞生了第一个航空系、第一个机电工程系、第一个海洋系、第一个新闻传播系;率先在全国设立了海洋学专业、国际贸易专业、广告学专业、半导体专业、金融工程专业,在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中率先开办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专业。上个世纪30年代,在林文庆校长领导下,学校就已经建设成为具有19个系,涵盖文、理、法、商、教育、工等多科性大学。抗战时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校长萨本栋苦心经营,积极发展工科,将学校学科建设推进到一个新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在50年代初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学校的一批学科被调整到其它高校,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如航空工程学系调出与清华大学等学校的航空系合并,另成立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后经调整成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机械和电机三系被调整到浙江大学和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政法系归并到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企管系并入上海财经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海洋系先后调整到山东大学和青岛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农学系与福州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福建农学院(现福建农林大学);教育系并入福建师范学院(现福建师范大学)。1958年,学校全部工科教师和部分物理、化学、生物教师被调入福州大学,全力支持福州大学建设。这些调整出去的学科后来均整合成为这些高校的优势学科。与此同时,在王亚南校长和全体师生励精图治下,学校对保留下来的学科重新进行整合、充实和提高,并开拓了一批新的学科增长点,如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研究、部门经济学研究等,为日后的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84年办学中,学校名师云集,群贤荟萃。著名医学家林文庆、物理学家萨本栋、生物学家汪德耀、经济学家王亚南、化学家田昭武曾先后出任校长;曾在学校工作学习的两院院士有57人,其中29人曾在学校求学,他们是著名化学家卢嘉锡、蔡启瑞、张存浩、邓从豪、张乾二、田昭武、林尚安、梁敬魁、万惠霖、吴新涛、郑兰荪、蒋民华,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林群、柯召,著名生物学家伍献文、曾呈奎、陈宜瑜、唐崇惕、林鹏、肖培根,著名物理学家谢希德、刘思职、曾融生,著名机电工程专家陈一坚、艾兴、阙瑞麟、张启先、许居衍。另有一大批名师名家汇聚学府,执掌教坛。如著名语言文学家鲁迅、林语堂、沈兼士、施蛰存、周辨明、罗常培、黄典诚、郑朝宗,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郑天挺、张星烺、傅家麟、韩国磐,著名人类学家林惠祥、陈万里,著名哲学家张颐、陈定谟、邓以蛰、汤用彤、朱谦之,著名化学家纪育沣、傅鹰、蔡馏生、钱人元、陈国珍,著名生物学家秉志、陈子英、唐仲璋、严楚江、何景、金德祥,著名海洋学家唐世凤、郑重、李法西,著名数学家姜立夫、江泽涵,著名物理学家胡刚复、朱志涤、谢玉铭,著名法学家陈朝璧、周柟,著名经济学家郭大力、肖贞昌、郑世察、陈德恒、陈其鹿、曾天宇、陈振骅、钱伯海,著名教育学家孙贵定、林励儒等。 目前,著名化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蔡启瑞教授,著名化学家、中科院院士田昭武教授、张乾二教授、黄本立教授、万惠霖教授、赵玉芬教授、郑兰荪教授,著名寄生虫学家、中科院院士唐崇惕教授,著名植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林鹏教授,以及著名经济学家葛家澍教授、余绪缨教授、邓子基教授,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等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创始人、学术带头人仍身先垂教、耕耘教坛,保证了学校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