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课程学生在写作中成长.docVIP

  1.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程学生在写作中成长

新课程, 学生在写作中成长 姜堰市蒋垛中学新桥文学社 目 录 一、南大之行 二、天目湖之旅 三、《史记》研读 四、《雷雨》欣赏 五、“杨丽娟追星事件” 讨论会 六、研究性学习反思 七、瘦西湖“人文之旅” 指导老师:刘 海 一、南大之行 1、留在记忆深处 刘 情 走进南大校门,徜徉林阴大道,我开始领略到名校的风范。穿越历史的沧桑,南大依旧保持着它亘古的情怀。 参天的古树下有一张张长椅,求学的年轻人在那里孜孜不倦。椅子旁的假山上雕刻着南大历届名人的头像。那古铜般的肤色,深邃的眼睛,似乎在讲述着南大的发展,又似乎在激励人奋发向上。浓厚的学风侵袭着我,这里的环境无愧于人们的评论“学在南大”。 不知不觉,我已站在南大的中轴线上。往东是南大校史博物馆,往西是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北大楼。校史博物馆记下了南大的成长轨迹。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到今天的南大,她所走过的坎坷与辉煌全都呈现在我们面前。那幢爬满了爬山虎的北大楼巍然屹立。抬头望去,我看到了北大楼上方有一颗闪亮的红“心”。那里是南大学生留影的背景,南大学子以它为自豪,而它也将以他们为荣。 告别了那些古老的建筑,我们来到了自然博物馆。刚进展厅,就是满眼的奇异石头,五彩缤纷,魅力非凡。那体型巨大的犀牛吸引了我们。还有那一窝恐龙蛋化石,几千年的鱼类化石,战国的编钟,形态各异的砚台,保存完好的陶器,古钱币……各个展厅的展品,都令我们目不暇接。很多展品,我们只在教科书上看过,现在能亲眼所见实物,也算是一种机缘吧! 短暂的南大之行结束了,我们仍然意犹未尽。这次经历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它将激励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奋力前行,南大之行也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2、王德滋院士剪影 申雯雯 他,已经80岁高龄。身体略有些发福,但走上讲台的步伐十分矫健,讲起话来口齿清晰。他便是南京大学王德滋院士,一位来自泰州的地质学家。 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对理想,对目标的坚定意志。老人说研究地质学并非出于偶然,而是源自他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是由于少年时期受到他的同乡中国地质学奠基人丁文江先生的影响。丁文江先生在一次煤矿调查中不幸殉职,这在少年时期的王德滋院士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便树立了研究地质的信念。高中毕业他毫不犹豫地把中央大学地质学系作为第一志愿,并如愿以偿。从此,他开始了一生对地质的学习和研究,并在地质学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几十年来,毛院士发表论文100多篇,取得十几项重要科研成果。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怎么会取得这样丰硕的成果呢? 王院士的身上透露着顽强拼搏,持之以恒的精神。国民党统治时期,从事地质工作十分艰苦,但在那种艰苦条件下,他毅然投身革命,加入共产党。作为一名热血青年埋头读书的同时还不忘关心政治。毕业后,留校任教,他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专攻花岗岩和火山岩。初出茅庐他就崭露头角,从那以后几十年的时间里,他依靠罗盘、铁锤、放大镜三件“法宝”,踏遍福建、江西、浙江的山山水水。也就是凭着这股精神,他为把南大的地质系变成科研实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作出了杰出了贡献。 他不仅仅是一名很有成就的院士,同样还是一位慈祥的长者。作为一名院士他秉承南大诚朴的学风,衣着简朴,平易近人。作为一名长辈,他关心爱护晚辈。这次小记者活动拍照时,他就站在我前面。身旁有几个小个子同学,他就关切地问:“小朋友,挡住你们了吗?”他还为我们题字,鼓励我们好好学习。他的笑容,他的眼神充满着怜爱。告别的时候,王院士站在南大知行楼前向我们挥着手,久久没有离去。我知道,王院士对我们年轻人充满了殷切的期望。 王院士,谢谢您!您是南大的骄傲,也是我们泰州人的骄傲! 3、南大学子风采录 杨 柳 这次有幸来到南大,亲身感受到了那里浓厚的文化氛围,体验了那里的人文特色。这次“南大之行”的活动中,南大学生的精神风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南大学生的谈吐是优雅的。用这个词可能有点夸张,但听他们谈话或者与他们交流都是一种享受,让人很舒服。这次为我们担当导游的就是南大的两名学生。他们流利的做着自我介绍,并总是保持微笑。他们一个是硕士,一个是研究生,没有一点架子,始终用和善的语言与我们交谈,并鼓励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南大,与他们成为校友。我们看到南大的许多历史古迹,听着他们的讲解,感受到南大浓厚的文化气息。 南大学生的气质是高雅的。虽然比我们大一点儿,但他们的气质是中学生还达不到的。气质从外表可以看出来,南大没有穿着时髦、打扮张扬的学生。大学的校园里,有的更多的是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