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激发极化法在斑岩型铜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激发极化法在斑岩型铜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
高建平 彭方苹 王正茂 高雪峰
北京勘察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192
摘要:激发极化法在寻找硫化物矿床一直非常有效,但是对于斑岩型铜矿床由于其独特的地质构造环境,蚀变带发育硫化物富集对激发极化法直接寻找斑岩型铜矿形成了干扰。本文根据斑岩性铜矿床特有地质环境,应用激发极化剖面法和测深剖面结合地质情况准确的定位了矿床赋存位置及延伸情况。最后说明应用激发极化法寻找斑岩型铜矿床也是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激发极化法;斑岩性;蚀变带;干扰
1概况
激发极化法(induced polarization,缩写IP)是利用岩矿石电化学性质为物理前提的一种地区物理勘探方法[1]。激发极化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但在40~50年代发展最为迅速。国内的激发极化研究始于50年代,初期都是沿用前苏联的方法技术,多是在时间域进行[2]。在外电流作用下,地下岩石、矿物将发生激发极化,激发极化现象与地下介质的电学(电化学)性质有着本质的联系,使得激发极化法成为地球物理勘查的基本方法之一[3]。
斑岩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富含金属组分和封存了海水的洋底沉积物随洋壳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边缘之下时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富含成矿物质和挥发组分的钙碱性岩浆。当此种岩浆侵位于俯冲带上方大陆边缘地壳浅部时快速冷凝结晶而形成斑状中酸性次火山岩体。随后,深部岩浆房中析出的含矿流体迅速上升至次火山岩体的上部,并因减压沸腾形成细脉浸染状矿化或发生隐爆形成角砾岩筒。岩浆和气液流体的上升可引发地下水的对流循环,使围岩中的矿质及硫活化和参与成矿[4]。含矿岩体多为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等[5]。矿体产于斑岩体上部、边部及内外接触带附近。常见的矿体形态有柱状、筒状分布于斑岩体的上部,呈环状产于岩体的边部或成脉状、凸镜状沿裂隙带分布。
本文就是根据斑岩型铜矿床特殊地质成矿环境,利用激电法首先圈定斑铜矿床蚀变带,从而缩小找矿靶区。再利用对称四极测深法对地下可能矿体延伸情况进行大致了解,最后综合地质、物探勘查结果圈定出斑岩型铜矿床地下赋存位置。
2工作区概况
工作区位于多龙矿集区北部,地层出露较为简单,主要为中下侏罗统色哇组二段(J1-2s2)、下白垩统美日切错组(K1m)、其次为新生界渐新统康托组(E3k)和第四系(Q4);色哇组二段岩性为互层产出的粉砂质板岩、变长石石英砂岩、变石英砂岩;美日切错组为一套玄武质安山岩、安山岩、安山质流纹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组合,以陆相喷溢喷流为主,兼具中心式喷发作用;康托组岩性以半固结紫红色砂砾岩为主。
工作区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不发育,岩体边部及接触带附近的围岩中裂隙较为发育,工作区内有北东向断裂构造穿过。
区内中酸性侵入岩较为发育,岩石类型主要有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等,侵入岩体在平面上多呈圆、椭圆形或纺锤状,侵入时代均为早白垩世。
3 工作区地球物理特征
为了有效地进行斑岩型铜矿床勘查,在进行激发极化法勘查工作之前对工作区内主要岩性的电性特征要做最基本的了解和测试。根据以往工作电性特征收集和本次工作物性标本采集和测试,经统计计算该区域内主要岩性电性参数如下表:
表1 钻孔岩芯物性测定成果表
结合已知区域内黄铁矿化带和已知矿体分布区域电性特征,本区域电性特征总结如下:
(1)黄铁矿化区域电性特征综合表现为电阻率100Omega;?m~200Omega;?m,极化率为11%~15%,即高极化率、低电阻率;
(2)已知矿体区域内电性特征综合表现为电阻率50Omega;?m~300Omega;?m,极化率为8%~11%,即中等极化率、低-中电阻率;
(3)一般区域内电性特征综合表现为电阻率50Omega;?m~1500Omega;?m,极化率为0.5%~7%,即低极化率,电阻率有小到大均有分布。
4 野外工作
本次工作分为1:1万激电扫面和激电测深工作。测线方向为南北向,以线距100m,点距40m的规则网格进行。具体分布位置见图1(绿色框内为工作范围)。
图1 工作范围示意图
工作之前进行参数选定试验,从而为工作区内进行有效测量提供了可靠的激电参数。本次工作装置为中间梯度装置和对称四极。中间梯度法激电参数为供电极距AB=1600m,接收极距MN=40m;供电周期为16s;断电延时为150ms;取样宽定为40ms。对称四极测深极距等比,最大极距3000m,供电周期为16s;断电延时为150ms;取样宽定为40ms。
5 测量成果分析
图2 工作区视电阻率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使用手册.pdf VIP
- 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岗位职责汇编.doc VIP
- 东营市华凌科技办公楼的设计.doc VIP
- 2023年高考物理试卷(广东)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2《红烛 》教学实录.docx VIP
- 消防安全知识灭火器使用培训教程PPT模板(完整版).pptx VIP
- 燃料采购供货方案,燃油运输方案.docx
- 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课件 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哲学与文化.pptx
- 《燃气涡轮发动机》课件.ppt VIP
- 中小学【新教材】2024年秋沪教牛津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1 Section4 课件教育教学资.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