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理因素和温度对布病凝集实验的影响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物理因素和温度对布病凝集实验的影响
李志娟 (山西省忻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西忻州 034000)
【摘要】目的:观察温度和时间对布病虎红平板凝集实验(RBPT)的影响。方法:将现采集的710份疑似布病患者的血清分别置于温室(19—25)度、平均(35+1)度恒温培养箱和(55-1)度水浴箱中,在放置不同的时间(0.5h、1h、2h、8h和24h)后,分别进行BPT实验,同时对每份血清进行试管凝集实验(SAT),观察并进行记录实验结果。结果:血清与温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放置血清的时间越短,温度越低,假阳性率越高。结论:血清学检测可排除温度和时间等物理因素对患者造成的假阳性率,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依据。
【关键词】布病 凝集实验 温度 物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377-02
布氏杆菌病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流行于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新疆、西藏等牧区,主要传染源为患病的牛羊猪等病畜,病原菌主要通过体表和粘膜进入体内,临床表现为夜间或凌晨大汗淋漓,关节疼痛主要累及较大的关节,呈游走性疼痛。睾丸炎是男性患者的常见表现,有肝脾淋巴结肿大,易发展为慢性。无症状型感染见于肉食包装工人、兽医,这些人可检测出高效价的布氏杆菌血清抗体;急性布氏杆菌病潜伏期5—10天,起病急,发热,体温在38到40度,伴畏寒;多汗;肌肉酸痛,约半数有肝脾肿大。现就对静脉采集的700多份布病疑似病例血清做布病抗体检测。布病的检测方法有两种:虎红平板凝集实验(RBPT)和试管凝集实验(SAT)。试管凝集实验的判定标准以1:100为阳性。疑似病例的血清经不同时间和温度的处理后,再进行虎红平板凝集实验,从而降低假阳性率。虽然RBPT具有方法简便、快捷,易于操作和结果便于观察且漏检率极低的优点,但易于出现假阳性率,故临床上需要借助SAT实验来进行确认。现对基层所采集的710份样品进行检验,
以分析物理因素和温度对布病凝集实验的影响。
1 监测对象和方法
1.1 监测对象
对采集的710份样品进行检验,患者均为忻州、代县、繁峙及偏远山区与牛羊密切接触者。
1.2 监测方法
检验方法和步骤均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8-1995)规定标准进行。试剂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提供,在有效期内使用。静脉采集疑似患者全血5毫升,分别置于4支塑料管中,1支放于平均(35+-1)度恒温箱(用于SAT实验),另3支(用于实验)分别置于室温(17—23)度,平均(35+-1)度恒温培养箱和56度或54度水浴箱中,分别在放置0.5h、1h、2h、8h和24h进行RBPT实验。
2 结果
710例布病疑似患者血清(静置时间和温度不同)RBPT结果,见表1。710份血样的检测结果表明,SAT大于或等于1:100(++)共300余份。
3 结论
放置患者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假阳性率越低。尽可能采集患者空腹血清。在仅使用RBPT一法来确诊的基层单位应将初次筛选出的阳性患者血清置于平均(35+-1)度恒温培养箱中,次日进行重复试验,以减少用虎红平板试验造成的假阳性。凡是RBPT试验中凝集颗粒呈片状的,一般为假阳性;颗粒凝集均匀、规则、清澈,一般为阳性。静置血清标本宜放于55度水浴箱中进行灭活,时间不应放置太长。
样品在预处理过程中,经常会到基层乡镇进行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采样。这就出现了个血液标本的运输和保管的问题。血液标本在运输过程中,如长时间晃动,易使血液发生溶血,等回到实验室也不能分离出适合检验中的样品血清了。最好是对已把采集到的全血样本用离心机进行分离,将血液与分离好的血清分开密闭保存。
待检血清中纤维蛋白,药物浓度干扰检验结果,血清中如含纤维蛋白原过多会使试管凝集。经过治疗后或治疗期间血清凝集不明显,在炎热的夏季,血液样本在做凝集实验前从冰箱中在室温下放置放置一段时间再离心。
试管凝集层液100%清亮,++++凝集,++液体50%凝集,23%清亮,不凝集。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未摇动时,清液100%透明,经轻微摇动后上清液70%澄清,有块状凝集,判定为++或+。未摇动时,呈浑浊现象,并且不再有沉淀出现,结果是阴性。
布病检验过程中容易出现微生物气溶胶并需要注意的试验过程有以下方面:①高速离心后易产生微生物气溶胶。不应马上打开离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