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礼诗文中的治世之音与文人心态.docVIP

王安礼诗文中的治世之音与文人心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安礼诗文中的治世之音与文人心态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王安礼诗文中的治世之音与文人心态 王苑 南开大学文学院 天津 300071 摘 要:在北宋“临川三王”中,尤以王安礼现今所存之文体较为单一,多为制诰、诏令等官方应用文。其创作中体现出的经纶自任的中和之性、崇文治世的鸣盛之音、文祸忧惧的微婉之意以及宣导王泽的博雅之学,正是当时上层文人所追求的雅正典重的审美品位的反映。此种治世之音又与产生于士夫尊显、积极干政与政治迫害、文祸频仍双重社会环境下的文人心态有着桴鼓相应的源流关系。 关键词:王安礼;馆阁;熙丰元祐;文人心态 Abstract: The Wangs of Linchuan is one of the famous cultural family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Nowadays a large part of Wang Anlis articles have disappeared and most of the edict articles are in official application style, so the appearance of present and feature is relatively single, too.Even so, his literatural creation reflects the pursuit and aesthetic taste of the upper standard of scholar class , such as the neutralization,the disaster apprehension?and the cultural elegance,which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istory of this period with their favourable opportunities and living environment.In a word,the increasingly harsh politicaland ecological origin relationship cooperated very well in late Northern Song Dynasty. Key words:Wang Anli;the academy or institute;Xifeng-Yuanyou;the mentality of scholar 王安礼(1034年--1095年),字和甫,抚州临川人,官至尚书左丞。是北宋诗文大家与铁腕宰相王安石的同母弟。虽然他在行辈中文才突出,从而得与其二位兄长王安石、王安国并称“临川三王”,但这种特殊的处境,也注定了他一生的仕履与文华,辉光为其兄长的鼎鼎高名所掩,成为临川王氏这一有宋一代异军突起的衣冠甲族织锦添花的注脚。但即便如此,王安礼既是北宋神宗熙丰朝带有鲜明政治文化寓意的士人代表,又与当时处于政坛风口浪尖之上的王安石有着手足至亲关系,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此一时期的政争裹挟,从而打上了复杂而又鲜明的文化烙印,这也在他的诗文著作中有所体现。 一、王安礼其人及文集流传情况 关于王安礼之生平仕宦交游情况,除《宋史》、《东都事略》所载《王安礼传》为人们提供了较丰富的史料外,宋人田昼的《王安礼行状》、《祭王和甫文》亦属重要文献。但由于党争轩轾而导致了轻率乃至恶意的褒贬矜诛、锻炼周纳,又因为宋朝后期特定“国是”下的政治清洗,大量新党士人被丑化抹杀,故而文献散佚无绪,荒于收掇稽辑,可资鉴者少。后世对王安礼的研究,无论是政事抑或文学,均疏于关注,可谓憾事。 总体来说,王安礼个人的政治文化底色不甚明晰显豁,甚至有些模糊难辨,即便出身于新党门庭,亦不能以简单化的纯色武断目之。而他身处新旧党争近乎白炽化的时期,其与新旧党成员之间的虚与委蛇与周旋交接,其前后政治倾向与处世态度的波动与转变,也难以一言概之。王安礼对新法的态度与所站立场,可概括为温和的改良派,一如他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旷达通脱、不拘不滞。这使他既不同于新党吕惠卿等人的轻躁儇薄、急功近利,又不同于旧党司马光等人的固执一端、毫不通融。即便之于王安石,也是既不求同于兄长,亦不与之截然对立。无论是政治立场还是人生态度,他都是柔润而不失坚挺,这或许正是他从政资质中的性情优长之处。 据楼钥《王魏公文集序》记载:“公之五世孙直显谟阁厚之,编次遗文,属钥为序。”[1]可知《王魏公集》乃由王安礼五世孙王厚之所编次,原为二十卷,最早见于《宋史middot;艺文志》,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同,明初叶盛《录竹堂书目》亦载有《王魏公集》六册。但明中叶后散佚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