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十四章--戏剧、诗歌:从控诉到颂歌1.ppt
第二十四章? 戏剧、诗歌:从控诉到颂歌 第一节? 发展概况和文学风貌 第二节?《白毛女》 第三节? 叙事诗的勃兴: 《王贵与李香香》和《漳河水》 * * * 第一节? 基本的发展与风貌 一、走向民间的戏剧: “七七”事变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为文艺工作者的聚集地。 延安文艺整风时,提出的是“话剧民族化”的问题。 1943年鲁艺秧歌队演出新秧歌剧《兄妹开荒》,同时出现了《夫妻识字》(马可)、《牛永贵挂彩》(周而复、苏一平)、《惯匪周子山》(水华、王大化、贺敬之、马可)、《一朵红花》(周戈)等广泛流传的新秧歌剧。 1944年4月,延安鲁艺首次演出的大型新歌剧《白毛女》 。 还有《血泪仇》、《刘胡兰》、《王秀鸾》、《赤叶河》比较成功的新歌剧。 在改造旧的民间秧歌的同时,在解放区也进行了对传统的戏曲的改造。延安平剧院曾先后改编上演了《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 《难民曲》,和反映解放区人民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的《上天堂》等。 京剧有《战北原》、《史可法》、《恶虎村》、《保卫边区》、《阎家坪》等。 还有秦腔《血泪仇》、新越剧《红灯记》、淮剧《减租不误》等作品。 二、民歌化的叙事诗: 抗战文艺运动时期,朗诵诗、街头诗、“枪杆诗”、“快板诗”等,大量涌现。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 “诗歌歌谣化”发展到了极致。 “新歌谣”:在民间传统歌谣形式中注入革命的内容,以达到宣传、教育、普及革命思想的目的。 如陕北民间诗人李有源、李增正用传统的“白马调”编的《移民歌》 。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 人民谋生存,/呼儿嗨哟,/他是 人民大救星。 山川秀,/天地平,/毛 主席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 边区满地红。 三山低,/五岳高,/毛 主席治国有勋劳。/ 边区办得呱呱叫,/老百姓颂唐尧。 边区红,/ 边区红,/ 边区地方没穷人。/有了穷人就 移民,/挖断穷根翻了身。 移民好,/ 移民好,/ 移民工作闹开了。/葭县出来 延安跑,/ 移民变工把山掏。 葭县移民去延安,/一定要开南劳山。/不过几年你来看,/尽是一片米粮川。 吴满有,/马丕恩,/高克兰来郭凤英。/男耕女织是模范,/咱们和他争英雄。 咱老乡,/仔细听,/ 移民开荒真光荣。/各州府县来欢迎,/送了好多慰问品。 移民开荒真光荣,/走到延安开山林,/打下粮食兑回来,/有吃有穿好光景。 敌后根据地与40年代后期的解放区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 : 1、“颂歌” 成为新诗的主要内容与体式; 2、诗人成为大众(阶级)的代言人,表现群体的思想想感情; 3、“抒情的放逐”,趋向于群众斗争与劳动生活的如实描写与具体叙述; 4、追求语言的朴实、易懂,大量采用口语、土语入诗; 5、尽量吸收、借用民谣的形象原型、体式、表现手法、韵律与语言,追求自然、自由而又富有节奏感的音乐效果。 第二节?《白毛女》 1945年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的《白毛女》,是这个时期歌剧创作的优秀代表作,为我国的民族新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杨白劳 : 尚未觉醒的老一辈农民的典型形象。 喜 儿 : 反抗的农民形象。 通过杨白劳年关出外躲帐带回的三样东西,表现了贫苦农民朴素的生活愿望: 白面、红头绳:对人的生活的希望; 门神:过平安日子的朴素要求。 想要逼死我,瞎了你眼窝! 舀不干的水,扑不灭的火! 我不死,我要活! 我要报仇,我要活! 划不尽我的千重冤、万重恨, 万恨千仇,千仇万恨, 划到我的骨头——记在我的心! 《白毛女》在群众艺术实践的基础上,继承了民间歌舞的传统,同时也借鉴我国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在秧歌剧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民族形式,为创造新歌剧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道路: 首先在音乐上,运用了民歌、小调和地方戏曲的曲调,又借鉴了西洋歌剧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处理方法,利用富有民族风味的音乐曲调来表现剧中人的性格特征。 其次,在歌剧的表演上,借鉴了古典戏曲的歌唱、吟诵、道白三者结合的传统。 第三节? 以《王贵与李香香》和《漳河水》为代表的叙事诗 一、《王贵与李香香》: 1946年9月,《解放日报》发表 。 李季(1922—1980) : 原籍河南唐河县人。1942年冬到“三边”地区工作,先后当过小学教员、县区政府秘书和小报编辑。 《王贵与李香香》共分三部十三章,反映了1930年前后,“三边”地区农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激烈斗争;在急风暴雨式的群众斗争背景上,展开了王贵和李香香的爱情故事。 作品真切地反映了贫苦农民的解放和革命斗争胜利血肉相联的关系;在歌颂人民革命胜利的同时,热情地歌颂了王贵和李香香忠于革命的精神以及他们纯朴的爱情。 老狗你不要耍威风, 大风要吹灭你这盏破油灯! 我一个死了不要紧, 千万个穷汉后面跟! 王贵笑的说不出来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