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作人妇孺观对启蒙的超越性研究.pdfVIP

论周作人妇孺观对启蒙的超越性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ASTERPIECESREVIEW —脚 !FIl 论周作人妇孺观对启蒙的超越性 0宋雪菲[山东师范大学,济南 250014] 摘 要:在以往的研究中,周作人的妇孺观多被研究者赋予启蒙的神圣内涵。若从生命哲学的角度进一步审视周作 人的妇孺观,我们可以发现其在启蒙的基调下掩映着超越启蒙的因素。周作人的妇孺观本身超越了启蒙,他把妇女 与儿童从他们社会存在的形态中抽象出来,将其作为一种生命形式来寄托他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周作人 妇孺观 启蒙 超越启蒙 从 “五四”到新中国成立,周作人一直对妇女儿童这一社会弱势群体保持着密切的关注。在以往的研究中,身 为 “五四”启蒙运动的骁勇战将,周作人 “嘉孺子而哀妇人”的妇孺观被许多研究者认为带有鲜明的启蒙色彩。研究 者认为,周作人在极为经验化、感性化的题 目下对妇孺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建构起了深具 自我特色的妇孺道 德观念,而这些思想观念的火花为击溃腐朽的封建正统道德妇孺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启蒙”“反封建”“人的解 放”“女性的发现”一直是周作人妇孺观解读的主流关键词。 然而,周作人兼具 “叛徒”与 “隐士”的矛盾二重性格及其思想构成的复杂斑驳,注定了他的妇孺观不可能是启 蒙主流话语背景下的铁板一块,而是启蒙性与非启蒙性多维共生的复杂存在。周作人的妇孺观需要研究者进一步 去全面认识和深度阐释。周作人的妇孺观并没有仅仅将妇女与儿童视为传统意义上的弱者,他对于妇孺的关注在 启蒙的辉煌纪念碑底色下还隐匿着别样的旖旎风景。 一 、祛魅 :还原周氏妇孺观本相 自封建社会以来,妇女和儿童作为男权中心主义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深受封建正统伦理纲常的荼毒和损害。 “五四”时期,人道主义思潮涌进国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人性解放的浪潮。鲁迅、郭沫若、冰心、朱 自清、郁 达夫等启蒙人士纷纷以笔为矛,向封建道德观念发起猛烈的抨击。身处启蒙救亡的时代大潮之中,周作人作为 “五 四”新文化阵营中的一员猛将,亦自觉背负起了历史赋予先知的艰巨使命,为妇孺群体的解放和健全人性的塑造 而振臂高呼。他涉及妇孺问题的散文作品浩如烟海,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 净《观》抱《犊谷通信》《双节堂庸 训》《妇女问题与世界文明等》 匕沟沿通信》《鬼怒川事件》读《欲海回狂)》《读性的崇拜》《(初夜权)序言》谈《 “闹 房”》谈《卓文君》《对于小孩的祈祷》儿《童问题之初解》小《孩的委屈》 L童的书》 L童的文学》《吕坤的 (演小儿 语)》《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等等。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周作人研究重新获得了应有的重视。前人开始全面梳理周作人的文化思想,而周作 人妇孺观的重要意义也随之浮出水面。将近十年的研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钱理群、舒芜等。钱理群认为,周 作人重视妇孺群体,并将其与整个 “人类”的发展联系起来的观念意识之中包含着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内 涵,是 “五四”时代精神的一种深刻反映①。舒芜在 《女性的发现——知堂妇女论类抄》中对周作人的女性观进行了 全面的概括和细致的梳理,深刻系统地为读者还原了周作人的女性思想②。此外,徐敏和赵京华还在更广阔的文化 视野下对周作人的妇孺思想进行了考察。徐敏认为,周作人开启并实践了一条独特的女性解放道路一 女性解放 的文化道路③。赵京华认为,周作人的性道德观针对的不只是落后的封建性观念,更是所谓的 “蛮性的遗留”④。总结 前人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前人对于周作人妇孺思想的研究依然主要集中在内容梳理和观点归纳两个层面。描述性 强,而分析性较弱。同时,对周作人妇孺观独立价值的认识更是不到位。大部分文章只是把周作人的妇孺观限定在 “启蒙”“反封建”“人的解放”等宏大话语背景下解读,将其作为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部分或时代精神潮流中的 一 种反映来加以介绍并给予肯定性评价。而抛开启蒙背景和时代潮流,周作人妇孺观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现象所 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则被研究者们所忽略。 在此,笔者认为,脱离开启蒙的宏大话语背景,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来重新看待和认识周作人的妇孺观则可以发 现,周氏妇孺观之中除了前人所重视的启蒙性因素之外,还存在着某些超越启蒙的因素。正如萨义德的 《东方学》 中所提到的:一方面存在地理上的真实东方 ,另一方面亦有西方话语阐释下的东方⑤。同理可 以这样认为,启蒙主 154 Works.文苑经纬 流背景下周作人的妇孺观阐释也是研究者阐释话语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