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司法考试]民法课件物权法
第二编 物 权 一、建议阅读书目(选择阅读2-3本): 1.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 1997 2.孙宪忠:《中国物权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3 3.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5 4.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2004 5.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6.王泽鉴:《民法物权1·通则 所有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7.王泽鉴:《民法物权2·用益物权 占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8.王泽鉴:《债法原理-基本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9.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0.王利明:《合同法研究》(总论两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王泽鉴:《侵权行为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12.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13.程啸:《侵权行为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二、建议阅读法律(建议全部阅读) 1、民法通则 2、民通意见 3、人身损害赔偿解释 4、精神损害赔偿解释 5、诉讼时效解释 6、物权法 7、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解释 8、物业服务纠纷案件解释 9、合同法 10、合同法解释一 11、合同法解释二 12、担保法 13、担保法解释 14、侵权责任法 15、侵权责任法解释 第十一章 物权总论 本章教学规划 一、教学目的 1、理解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2、理解运用物权的客体概念 3、理解运用物的分类 4、理解掌握物权的效力 5、理解物权和债权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物权的客体 2、物权的分类和效力 第一节 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一、物权的词源 物权的概念滥觞于罗马法。罗马法确立了所有权(dominium)、役权(servitutes)、永佃权(emphyteusis)、地上权(superficies)、质权(pignus)、抵押权(hypotheca)等权利,并创设了与对人之诉相对应的对物之诉,以对上述权利进行保护。 注释: 对人之诉与对物之诉来自于古代罗马的程式诉讼(对应法定诉讼),此为诉讼的基本分类,前者即对人的宣誓决讼,后者即对物的宣誓决讼。 对人诉讼是保护债权,仅可对特定债务人提起的诉讼。 对人诉讼中的程式,例须记载被告的姓名,以便向有关人员诉追。 对物诉讼,为保护物权和身份权的诉讼;按原则对侵害其权利的,无论加害人为谁,均可诉之,在程式中,无须记载被告的姓名。 兼有对人和对物两种性质的诉讼,则称混合诉讼(actiones mixtae)。 对物之诉本是借以维护物权或对物的权利的诉讼,在较一般的意义上,对物之诉是指为维护可能遭受任何第三人侵犯的绝对权利的诉讼,这类权利除物权外,还包括身份权利或资格权利以及家庭权利。 物权一词是由中世纪的注释派法学家伊勒里乌斯和亚佐等人在解释罗马法时所创造的。 自中世纪注释派法学家提出了物权的概念后,直到1811年,《奥地利民法典》率先在立法上采用物权概念(也有学者认为,物权概念最先在《法国民法典》第2262条最先使用),1896年《德国民法典》首次将物权单独作为第三编的编名(该编共442条)。 二、物权的概念 迄今为止,除1811年的《奥地利民法典》及我国物权法以外,各国都没有对物权的概念在法律上作出明确规定。 《物权法》第二条 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适用本法。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一)关于物权涵义的学说观点 民法理论上,对物权的概念应如何认识,也有着诸多不同的学说主张。 1、对物关系说——人与物的关系,即支配物的财产权。 2、对人关系说——人与人的关系,即得对抗一般人的财产权。 3、折衷说——既是人与物的关系,又是人与人的关系。 (二)物权的概念界定 物权是指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并具有排他性的权利。简而言之,物权就是对特定物的排他支配权。 注释: 特定物是指自身具有独立的特征,或者被权利人指定而特定化,不能以其他物代替的物,包括在特定条件下独一无二的物和从一类物中根据民事主体的意志而特定化的物。 三、物权的特征 1、对世性。这是物权在主体上的特性。在权利的分类上,物权被称为“对世权”。 2、支配性。这是物权在内容上的特性。在权利的分类上,物权又被称为是典型的“支配权”。 3、特定性。这是物权在客体上的特性。 4、绝对性。这是物权在实现方式上的特性。物权属于“绝对权”。 5、排他性。这是物权在效力方面的特性。 6、法定性。这是物权在类型和内容方面的特性。 7、公示性。这是物权在享有和变动方面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二数学]SX江苏省昆山市兵希中学八年级上数学《1.5.3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课件(苏科版).ppt
- [初二数学]SX江苏省金湖县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ppt
- [初二数学]SX江苏省金湖县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3.ppt
- [初二数学]SX江苏省金湖县外国语学校数学课件八年级上册 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AB2BA.ppt
- [初二数学]SX湖北省松滋市涴市镇初级中学八年级数学《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件.ppt
- [初二数学]X山东省胶南市隐珠中学八年级数学《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课件.ppt
- [初二数学]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ppt
- [初二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PPT课件..ppt
- [初二语文]天津市宝坻区黑狼口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医学]07中南大学 病理生理学 第七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