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轮历史必修二11练习-萧山三中
1.《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西周????????????????????B.春秋战国?????????????C.唐代????????????????????D.宋代
2.综合表2中的信息,可以认为西汉时期
表2: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单位:钱
项目 数量 备注 收 粮食 8500 折算为货币后的大致值 支 赋 田租(上缴实物) 283 同上 算赋和口赋(上缴货币) 406 无 役 兵役和徭役 2300 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代役。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日常开支 食 4918 据战国比例推算 衣 2732 同上 祭祀等仪式 300 以战国数据为参考 ①农民赋役沉重 ②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有其存在必然性
③商品经济相当发达 ④拥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大量存在
A.①②????????????????????B.①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汉代晁错《论贵粟疏》:“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脆弱性????????????????D.连续性
4.若给下列图片配一个主题,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A.灌溉技术的演进史????????????????????????????????B.铁制农具的大发展
C.古代中国的农业工具????????????????????????????D.中国古代的水利技术
5.历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帆樯北持湖湘蜀,楼橹南通岭海航”,是对下列我国古代哪一项工程的赞颂
A.灵渠????????????????????B.都江堰?????????????????C.郑国渠????????????????D.五尺道
6.某文献中记载,集赵处于临战状态。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该文献是
A.《诗经》??????????????B.《尚书》???????????????C.《战国策》??????????D.《楚辞》
7.下列图片反映了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其中利用自然力提高效能的是
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④????????????????D.③④
8.《史记·河渠书》记载,“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该水利工程是
A.灵渠????????????????????B.井渠?????????????????????C.郑国渠????????????????D.都江堰
9.右图是在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拓片,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当时
A.米脂率先采用铁犁牛耕????????????????????????B.中国已有耦犁耕作技术
C.牛耕技术已经普及全国????????????????????????D.陕西农业产量领先全国
10.《魏书·食货志》记载:“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该土地制度最终废弛是在
A.北魏前期????????????B.唐朝后期?????????????C.两宋之际????????????D.元末明初
11.东汉崔蹇《政论》记载某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功效是:“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该工具是
12.《通典·田制》对授永业田规定如下:“其永业田,亲王百顷,职事官正一品六十顷,郡王及职事官从一品各五十顷,国公若职事官正二品各四十顷……石骑尉、武骑尉各六十亩”,“丁男给永业田二十亩”。这反映出唐朝的均田制
A.助长了土地兼并的风气????????????????????????B.是一种地主土地私有制
C.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D.对特权阶层存在两面性
13.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正确的有
中国农业的重要指标(1400—1820年)
时间 人口(百万) 粮食总产出(千吨) 种植面积(百万公顷) 粮食单产(千克/公顷) 粮食 全部作物 1400 72 20520 19.8 24.7 1038 1650 123 35055 3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4年全国高等院校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于11月26日至28日在西安.doc
- 2000-2010年鄱阳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格局及其动态演化.pdf
- 2006年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推荐单位四川大学所属学校部属.doc
- 2006年版-沈阳药科大学研究生教育网.doc
- 2008上海进口汽车博览会邀请函-上海汽车会展中心.doc
- 2007年北京世界柔道团体锦标赛-中华全国体育总会.ppt
- 2008年世界捐血日各捐血中心企划案汇整.doc
- 2008年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计算机高级编程技术.pdf
- 2008年新娘创意造型专题竞赛与展演活动简章-前镇高中.doc
- 2008年新娘创意造型专题竞赛与展演活动简章-课外活动指导组.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