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CUHK.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opyrighted Material 玉不 不成器 琢 說琢玉 考古離不開古文獻,古文獻也離不開考古。要深入研究玉器文化, 同樣有必要把地上文獻資料與地下實物證據緊密結合進行考察。 古文獻中包涵了很豐富的玉學工藝信息。眾所周知,琢玉是古代玉器製 作工藝的總稱。先秦文獻中論及琢玉如《詩.衛風》:「如琢如磨。」 毛傳:「玉曰琢。」《荀子.大略》:「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 之,為天子寶。」《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據此推測, 先秦時期「玉謂之琢」已成為社會上的共識。《說文解字》釋琢為「治 玉也」,由來琢玉一詞沿用不絕。 究竟琢實際所指是什麼呢? 甲骨文、金文中並無琢字。《說 文解字》釋啄為「鳥食也」,也就是「鳥窮則啄」。《釋名》:「鳥 曰啄,如啄物上復下也。」 畢沅注:「啄物之啄疑當作琢。」琢从玉 字,從本義、字形和古音韻,琢是啄的通假,啄和琢是同源 字。如此,琢很可能就是近似鳥喙啄食的動作,是指一種琢 擊的技術。因此,琢玉至少有兩種涵義。廣義是治玉;狹義是指用錘在 玉器上敲打加工。理論上,可能在歷史上某一時期,由於琢從各種各樣 攻玉技術中脫穎而出,成為治玉中最具代表性的工藝。之後,才出現廣 義上把治玉作為琢玉的共識。以下嘗試就琢的內涵、出土玉器琢製痕跡 和琢擊技術源流等方面探索。 1 2 琢在日語和英語中分別稱為敲打 和pecking 。 琢製是石器時代玉石 器加工常用的一種打擊技術,即介於一般剝片打製與磨製間的一種加工 方式,既比剝片打製更能控制器物造型的精確性,工作效率亦遠比磨製 優勝。打製玉石素材雛型形成後,以琢製技術進行成型的調整。在琢製 過程中,隨著琢擊加工精粗差別,選用大小不同的石錘。琢擊操作一般 是單手持石錘,以垂直角度向毛坯敲打加工。石錘琢擊與器面為點狀的 接觸,每次打擊形成點窩,由無數琢擊點窩構成琢面。從器物琢面點窩 的痕跡,可以確定琢製技術的存在。 154 Copyrighted Material 新石器時代中國東北、俄羅斯西伯利亞以及日本列島繩文時代前中 期階段的玉器上,都可以鑒別出琢製的痕跡。 興隆窪文化玉器如玦、匕形器、彎條形器、錛、鑿等的表面,多帶 有琢擊形成的點窩甚至片狀白斑,顯示很可能在毛坯成型階段,琢擊技 術發揮了較重要的作用。從興隆窪玉器所見琢製技術的運用,至少有以 下三方面: 一、琢平毛坯凹凸表面——如玉錛側沿常見的琢製痕跡; 二、琢製槽狀結構——如匕形器內彎面琢擊痕跡; 三、琢製穿孔——如玦飾中孔及折斷處對向琢穿。 此外,黑龍江烏裕爾河大橋遺址出土玉斧,器表滿身都是琢打點 3 窩。 至於紅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