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卫生学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1、掌握人类环境的基本构成: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生物放大作用。了解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掌握环境与人体的关系、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征。
3、掌握环境污染对健康的不同影响。
4、掌握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环境与健康的关系,阐明其相互作用规律,对于更好地利用有益因素,避免有害因素,消除环境污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然环境:指环绕在人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大气圈-atmospheric sphere、水圈-hydrosphere、土壤岩石圈lithosphere 、生物圈-biosphere);
人为环境(anthropogenic environment):①工农业生产活动过程造成环境污染;②人为环境:利用有利因素、抵御不利因素(严寒、酷暑等)
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由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构成。;一、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
(constitu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for humankind);(一)大气圈(atmospheric sphere)
包括整个大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逸散层
各种气体:O2、N2、Ar、CO2、CH4等;(二)水圈(hydrosphere)
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还有大气中的水
水圈中的总水量13.6亿km3,覆盖地球面积的71%。
除海洋以外的地表水约3500多万km3 。;功能:可进行水循环 。当某种水体(如河水)受到污染,污染物也将会通过水循环而进入大气、土壤、食物和人体。;(三)岩石圈(lithosphere)
通常指地壳,主要由岩浆岩和沉积岩构成。
岩浆岩是由地球深处的炽热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却而形成的岩石,组成以SiO2为主。
沉积岩又称水成岩,由沉积在水盆地中或陆地上的物质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大多含有动植物化石。占地壳岩石总体积的5%,地表分布面积的75%。所含矿产极为丰富,如煤、石油等。;土壤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和生物作用而形成的。
成分:矿物质、有机质、微生物、水和空气。当土壤受到污染时,可能通过生物富集、水分蒸发和渗透使污染物向植物、大气及水体转移。;(四)生物圈(biosphere);二、生态环境 (Ecological environment);(一)生态系统(ecosystem)的主要特征
稳态系统;(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三)生态系统健康;负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因而可以纠正控制信息的效应。
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态。
正反馈: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 ;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森林植被的破坏、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恶化等,导致生物种群减少及其关系失调,自然生态环境中生物结构和组成改变等,即造成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锐减。
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排放的“三废”,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等均可污染环境,造成环境破坏,影响人类健康。;第二节 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一、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二、人对环境的适应性;新生儿褐色脂肪
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皮肤粘膜的机械屏障
高原反应即急性高原病(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se, AHAD),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00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反应。机体在适应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如通气量增加,以便使组织利用氧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加快心脏速率、加大心脏泵血能力,以使每分钟心脏搏出血量增加,改善缺氧状况;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以增加携氧能力来保证肌体的氧气供应等。;三、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长江流域的水旱灾害所以严重,除了气象方面的客观原因外,主要的还是由于流域内生态系统的失调,集中表现为:在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下,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和不合理的开发。
在山区,毁坏森林、陡坡开荒;在平原,盲目围湖造田,占用行洪洲滩。这些都招致自然界的报复。在长江流域,山区水土流失对当地的危害,比黄河更大。这是因为,长江流域为岩石山区,表土层很薄,经过一定时期的冲刷,表土冲光,岩石裸露,形成“石化”,使当地人民完全失去生存条件。贵州省已有不少“石化”山区,令人触目惊心。 ;(一)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EGP的主要目标:
推进有重要功能意义的环境应答基因的多态性研究,确定它们引起环境暴露致病危险性的差异;
推进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