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毒理学9-10.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毒理学9-10

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源于糖类和脂肪类等物质的生物氧化,产生的能量以ATP形式暂时储存。 外源物的影响: 干扰糖类氧化,使细胞不产生ATP,如氰化物、H2S 使能量不能以ATP的形式贮存,如氯化联苯、钒类化合物 3.3.1.6 干扰细胞能量的产生与供给 3.3.2 化学污染物的三致作用 3.3.2.1 致突变作用 1)突变损伤的类型 ①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DNA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主要类型:碱基置换 移码突变 大段损伤 碱基: 腺嘌呤(A, Adenine) 鸟嘌呤(G, Guanine) 胞嘧啶(C, Cytosine) 胸腺嘧啶(T, Thymine) A-T, G-C, 三个碱基对构成一个密码子。 引起碱基置换的方式: 类碱基的引入 正常碱基对的化学改变 化学物与碱基结合 碱基对的自发突变 A T C G G C G T G A C G A T C A T A T A T 碱基置换(Base-pair substitution): ②染色体畸变 (chromosome aberration ) : 染色体结构畸变: 染色体断裂及断裂后的异常重接 染色体数目改变: 因纺锤体受损后出现染色体分离异常 不同种属动物的染色体数目  种属 体细胞(2n) 性细胞(n) 物种 体细胞(2n) 性细胞(n) 人 46 23 猫 38 19 大鼠 42 21 兔 44 22 小鼠 40 20 狗 78 39 2)DNA损伤的分子机理 A)共价结合形成化合物: 外源化学物可与DNA作用形成加合物,加合物较为稳定,通常很难用一般的化学或生物学方法使其解离。 如黄曲霉毒素B、苯并芘,在机体内先经生物活化形成环氧化物,然后与DNA发生共价结合产生巨大的加合物分子,从而诱变突变并最终致癌。 化学变化: B)碱基类似物取代: 分子结构与碱基非常相似的化合物,在DNA复制期与天然碱基竞争,取代其位置。 如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能取代胸腺嘧啶 2-氨基嘌呤能取代鸟嘌呤 C)改变或破坏碱基的化学结构: 有的化学物可使碱基氧化,从而破坏或改变其结构,有时引起链断裂。如亚硝酸根可使腺嘌呤和胞嘧啶发生氧化性脱氮。 D)平面大分子嵌入DNA链: 有些大分子以静电吸附形式嵌入DNA单链的碱基之间或DNA双螺旋结构的相邻多核苷酸链之间。 物理变化: DNA构象改变也与突变有关。 3)不以DNA为靶的损伤机理 目前比较注意对诱发染色体分离异常的研究,过去常概括为对纺锤体的毒作用。从理论上讲,受作用的靶比较广泛,不完全限于纺锤体本身。对DNA合成和复制有关的酶系统作用也可间接导致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 1) 突变致癌学说:由突变引起癌变。 控制细胞分裂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控制细胞膜完整性的基因发生突变 控制DNA修复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3.3.2.2 致癌机理 2) 癌基因学说: 认为所有细胞DNA分子中都存在有癌基因(oncogene)的遗传信息,在正常情况下,这种癌基因处于阻遏状态,只有在细胞内相关调节机制遭到破坏的情况下,癌基因才能表达,从而导致细胞癌变,形成肿瘤。 3)?基因外调节障碍学说: 认为是基因外的一些物质,如蛋白质、生物膜、 RNA及某些激素等发生了变化,影响到基因的调节,使之出现不正常的关闭和开放。 癌变的非基因机理非常值得重视,因为有一些致癌物目前用任何一种致突变试验都不能检出致突变性,而且有一些实验也支持癌变的非基因学说。 近年来,已有学者试用基因机理和基因外机理结合的观点,来解释致癌机理。 致畸作用(t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