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妍润存骨力.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求妍润存骨力   赵朴初,原名荣续,字朴初,后以字行,号开翁,笔名饮水,“以无尽菩萨之名名吾斋”,斋号“无尽意”。1907年11月5日出生于安徽安庆市天台里“世太史第”,祖籍安徽省太湖县。赵氏家族是一个典型世代官宦的书香世家,自13世祖赵文楷于清嘉庆元年高中头名状元以后,连续四代被授予翰林,光绪皇帝御笔赐匾“四代翰林”耀其门庭。赵朴初的父亲赵恩彤,字炜如。自幼饱览诗书,清末科举废除后,曾受教于著名学者严复,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安徽高等学堂,被任命为湖北省候补知事。但他无意于仕途,专意在家乡开设经馆课徒授业。他学识渊博,文风雄健,文字功底十分深厚,以能诗善画闻名乡里。赵朴初的母亲陈慧,字仲碹,号拜石,湖北武汉人,是一位才女,能诗善赋,文学修养极高,尤长剧本创作,有《冰玉影传奇》行世。聪颖过人的赵朴初就是在这样一个传统文化十分浓厚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五岁始承庭训,八岁即能吟诗属对,耳濡目染,铸就了他的聪明和才智,说他家学渊源深厚,决非溢美之辞。   赵朴初先生的书法属于文人字一类,以行楷、行草见长。明清之际,书坛甚为活跃,名家辈出,各领风骚,风格纷呈,行草是艺术性最强、变化最多、最能表现个性的书体,尤其在清末民初,文人大多崇尚尺牍翰札,喜欢玩意趣于短笺片纸之上,信手挥洒,自然天真,意味无穷。朴老的书法受孙过庭“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的影响很大。既有深厚的传统根基,又不拘绳墨,食古而化,脱尽古人窠臼。总观先生的书法,整体章法取疏淡格局,间距明显,字字形断而意连,整齐疏密,自然一气,不骜造作,形似苏体,但又比苏字灵秀。喜欢墨量饱和,墨韵丰腴,偶有飞白而无枯笔,古拙而灵动,苍劲而洒脱,胜在趣韵,给人一种平和大度、雍容不迫之感。其用笔劲爽,不拖泥带水,点画干净利落,线条刚劲卓越,下笔处不做虚尖,收笔戛然而止,一笔下去就是一笔,坚实有力,决不草率。字与字,点画与点画之间很少有上下勾连、丝牵纠结,撇、捺、悬针长短合度,恰到好处,没有飘荡不定的任意延长,提处不飘,按处不滞,在生动的线条形象中显示出来的是一种厚重、道劲,使人感到一种凝重的气氛,正如刘熙载所说的“书能笔笔还其本分,不消闪避取巧,便是极诣。”在作品中行笔的轻重疾徐、飘逸与厚重、沉着与飞舞、流畅与凝练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都能得到和谐的处理,映现出的是雅逸清丽的韵致、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和资质聪慧的才子气格。因而他的行书经久耐看,给人以清新、高雅、平和、大方、质朴的艺术享受。   在诸多的书法表现形式中,最能表达先生性情的是帖学风格浓郁的行书信札和文稿。这些信札和文稿,由于书写的内容和对象的不同,有的潇洒,有的奇崛,有的凝重,有的轻松,有的朴茂,有的灵秀,笔墨之间皆?v然有味。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那种挺劲典雅,不为一家一法所约束,不作任何矫饰,了无造作之痕,从心所欲,水到渠成,看似平淡,实蕴神妙,意味纯正,“以其意不在书,天机自动,往往多入神解”,颇有“行笔来风云”之感。既有书卷气,又充满金石味。欣赏这些信札,让人矜平躁释,心情愉悦。   先生的书法大量的还是诗稿,日课一诗以代日记,是他长年的习惯。这些诗稿,就诗来说,多为直抒胸臆的“乘兴”之笔,可谓笔笔发于胸而达于神,忽古忽今,亦庄亦谐,斟酌推敲,韵趣无穷,不求点画之精,唯求气势之盛。但就书法而言,往往毫不经意,率意而书,纯以神行,信手涂抹,满纸烟云,表现出他深厚的功底和雄浑质朴、宕逸神飞的艺术追求。如他1969年的“戏作”五绝《闲情偶记五首》,写得疾徐有节,错落有致,形同将马,紧而不追,缓而不松,行气、章法、笔墨均佳。笔势圆逸,藏锋不露,虽不作倾险浮急之态,也没有天马脱御、追风逐电、快刀斫阵的宣泄。但骨气犹存,“铁骨犹留枝”写得绵里裹铁,如钢针刺骨;“摧拉枯朽”显得隽拔刚断,大有摧枯拉朽之势,含蓄地表达了他盼望“文革”早日结束。字里行间并没有因为“文革”罚他做煤球而给他带来多少压抑,也不见半点牢骚。“好待东风信,新花众妙持”其气势如急流飞瀑,一泻千里。其胸怀、其抱负、其信心,是常人不可比拟的。   他的书法作品中,还有一种是无意于书法刨作的便条、明信片等。这些“急就章”没有“奉命”或应酬之作,多为行草书体,书写时随意性大于规范性,看似毫不经意,欣赏再三后始知其真放在精微。它的精神游逸胜于技巧研磨,泯灭了刀斧痕迹,超越了“雕琢”的意境,表现出朴老最真实、最个人的本然面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期工而自工,又能在不经意处达之情性,能传古人遗风,入妙至微。由笔墨的“不求工而自工”进入精神的“返璞归真”,充分体现其天性并展现出随意之间的大家风范。在结字上由于其功能性的辨认需要,都取正统一路的行、草规范结体,绝无乖舛难认之笔,风格瘦硬秀润,清而不薄,瘦而丰腴,气息醇和,用笔老辣,呈现古拙、朴茂的奇趣。这与他的“平等心”、“平常心”,追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