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大的人不应只会抱怨
也许是性格的原因,我曾经是一个对自己极不自信的女孩,从小被父母过分的溺爱着,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别人对自己好也是理所应该的,从来不在乎别人的感受。长此以往,性格越来越任性,和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处不好。我也越来越怀疑,找了很多客观原因出来,也许是看不到自身不足的缘故,总把责任归咎于父母,总是觉得是父母给予的还不够,于是对父母很贪婪,自己就越来越堕落,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总觉得父母要给自己最多的,父母是最强的自己才是最强的,殊不知父母也有做不到或者失败的时候。现在搞得我很难受,觉得自己这种想法很荒诞,但是又很难正常的生活,很难不去想这个问题,好象有种越走越远偏离轨道的感觉。
老师,我该怎么办啊?我知道我该及时醒悟,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服自己。你要帮帮我……
齐小韬
你现在的心理很不成熟。人该成熟时不成熟,往往与其父母的过度保护有关。过度保护的结果必然是缺乏分析判断力,特别是实际生活的能力,因此父母就对其老不放心,总要继续实施代劳和保护。而这样的孩子,碰到麻烦后,会过度恐慌,退缩逃避,还特爱埋怨父母。
抱怨是一种负面的思维,它投射出一种负面形象,这种形象一旦被认定后,就不易修改。它是人际关系的绊脚石。人们在工作当中,也可能因为抱怨而忽略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忽略了所应负的责任。所以抱怨对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你看现在周围,不就有很多人,一天到晚就会指责外面或单位这不灵那不行,就爱当事后诸葛说当初应该怎样怎样,却很少有为解决各种困难出点主意、干点实事的。
你的父母对于你现在所存在的很多问题,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不过在既成事实的情况下,我却不赞成你对父母所持的这种无休止、全方位的埋怨与“谴责”。这不仅是因为对于父母的养育我们不能只记“怨”而不记“德”,也不仅是因为这种抱怨除了能推御自己的责任、为自己的现状找到一个合理借口以外而无其它丝毫益处,而且还是因为父母并不如我们主观想象的那样,应该对其的教育失误“担负全责”。
人对自己的行为,都很清楚其具体的环境起因,可人对别人的行为,就很难设身处地地体验到外在环境的作用,所以就容易将之归于别人的性格因素,这是人与人常常产生误解的一个心理原因。同样,你如果总对父母的过失耿耿于怀,实际上是把父母的过失也看成了主观的、人为的、人格化的甚至是故意的,而没有客观地从父母所受的历史与当时的环境的制约因素等方面来看待问题。你没有想到父母的教育方式,必然要受他们的上一辈、他们的历史、社会环境及其成长背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倘若我们能看到父母的教育失误有许多是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我们原来想象的是他们故意地、不加控制地贬低自己、为难自己、娇宠自己,我们便有可能觉得他们的过失是可以原谅的,甚至是可以理解的,虽然我们并不赞成这些过失行为本身。
我有个学生,以前总爱把自己人生的种种挫折归罪于他的父亲。他总抱怨他父亲以前对他太粗暴、太冷漠,老是打击他的自尊心。他还抱怨小时候父亲很少带他去公园玩,很少讲故事,以至影响了他的智力发展。直至有一天他和他父亲一起去看他爷爷时,他才发现他爷爷对他父亲,竟是和父亲对自己一样粗暴、冷漠,而他父亲在一旁显得紧张拘谨、恭恭敬敬,全没了往日对自己的那股威风。在这一刹那,他忽然觉得父亲不再那么可恶,反而倒是挺可怜的。后来他对我说,其实我和我父亲都是不良家庭教育的受害者,一味埋怨他是不公正的。我今后所要做的,就是超越他们给我造成的局限,并让他们那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截止于在我做父亲之时。
其实,无休止地埋怨对自己本身就是一种伤害。当抱怨成为一种习惯,人会很容易发现生活中负面的东西,加以放大,甚至身边人一个眼神、一句话都可以让他浮想联翩,进而感慨自己生存艰难。倾诉得越发声情并茂,也就越发使情绪“黑云压城城欲摧”,越来越焦虑。
人的挫败感越强,也就越不容易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长此以往,必定陷入情绪的恶性循环。以不必要的闲气来惩罚自己,就越感受到环境的恶劣,也许,他的生活就真的陷入绝望。
抱怨不可取在于:你抱怨,等于你往自己的鞋子里倒水,使行路更难。困难是一回事,抱怨是另外一回事。抱怨的人认为自己是强者,只是社会太不公平。抱怨不同于坦然承认自己的失败。敢于承认失败的人,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如同看到一个伤痕累累的、神色平静的勇士,如同英雄。而抱怨,是明明失败却不承认失败,明明有伤,却把伤口装扮成花朵一般的庸人。人本来同情弱者,由于抱怨的人气急败坏,反而得不到别人的同情。抱怨的人在抱怨之后,非但不轻松,心情往往更糟,怀里的石头不但没减少,反而增多了。
还是努力学着乐观起来吧:那些麻烦只是暂时,那些压力也能转化为动力。你的人生你自己负责,而只知抱怨的人永远长不大。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抛弃生命 不放弃未来.doc
- 不弃梦想,农民工终成大学讲师.doc
- 不求妍润存骨力.doc
- 不容忽视的学生心理健康.doc
- 不上路 不英雄.doc
- 不识故旧,何以言新?.doc
- 不使用磁带的DV摄像机.doc
- 不是几只狗的故事.doc
- 不是每个流浪儿都曾遇到小偷达达.doc
- 不是商人 是能出活的人.doc
- DB34T 4359-2022 社区(村)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指南.pdf
- DB34T 4206-2022 饲料中癸氧喹酯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 DB34T 4371-2023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服务规范.pdf
- DB34T 3800-2021 稻田共养生态物联网技术规程-安徽省地方标准电子版下载.pdf
- DB34T 2321-2015 杂交中籼稻免耕抛秧保护性栽培技术规程-安徽省地方标准电子版下载.pdf
- DB34T 4271-2022 区域性暴雨过程等级划分.pdf
- DB3402T 22-2021 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评定规范-安徽省芜湖市地方标准电子版下载.pdf
- DB34T 3936-2021 稻麦秸秆黄贮技术规范.pdf
- DB34T 3853-2021 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pdf
- 2019-2020学年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高二(下)期末英语试卷.pdf
最近下载
- 《质量评估流程》课件.ppt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2024年数智工程师职业鉴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完整版)建筑施工技术交底范本(大全) .pdf VIP
- 水运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规范_JTS-T 202-1-2022.pdf
- 设备供货、安装、调试、验收方案.docx VIP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图审查技术导则》.pdf VIP
- 《木材学》——李坚 木材学笔记(完整).doc VIP
-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_(JTGF30-2015).pdf VIP
- 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查习惯现状调查报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