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子肿子晕子痫
子肿、子晕、子痫 问题 1. 何谓子肿、子晕和子痫?其病因病机有何关联? 2. 子肿的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是什么?。 3. 试分析子晕不同证候之异同? 概 念 妊娠中晚期,肢体面目发生肿胀者,称为“子肿”,亦称“妊娠肿胀”;若头目晕眩,状若眩冒,甚者眩晕欲厥者,则为“子晕”,亦称“妊娠眩晕”、“子眩”;若在妊娠晚期、临产时,或新产后,突然眩晕倒仆,昏不知人,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全身强直,须臾醒,醒后复发,甚或昏迷不醒者,称为“子痫”,亦称“妊娠痫证”、“子冒”。此三者在病机上有联系,病症可逐渐演变,故作为一类疾病进行论述。 如妊娠晚期,仅足部浮肿,平卧后自消,且无其他不适者,为妊娠晚期常见现象,可不必治疗,产后自消。 妊娠高血压疾病以妊娠20周以后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特征,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引起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根据其不同阶段的临床特征,参照子肿、子晕和子痫论治。 病因病机 主要由于脾虚、肾虚或气滞而导致水湿痰聚、阴虚阳亢,终致痰火、肝风为患,发为子肿、子晕或子痫。 1.脾虚 脾气素弱,或劳倦思虑,或过食生冷,脾阳受损,运化失职,水湿停滞,泛溢肌肤,发为子肿;水湿停聚,精血转输受阻;脾虚生化乏源,营血不足;孕后阴血养胎,精血愈虚,肝失濡养,脾虚肝旺,则致子晕;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遂发子痫。 2.肾虚 素体肾虚,命火不足,肾阳失于敷布,膀胱气化失司,不能化气行水;且肾为胃之关,肾阳不布,则关门不利,聚水而从其类,水湿泛溢而为子肿;或素体肾阴不足,孕后精血养胎,肾阴益亏,阴虚肝旺,阳失潜藏,上扰清窍,而致子晕;血不荣筋,肝风内动:精不养神,心火偏亢;风火相煽,遂发子痫。 3.气滞 素多抑郁,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孕后胎体渐长,阻滞气机,升降失司,遂致气滞而肿;气滞湿停,痰浊中阻,清阳不升,则发为子晕;气郁痰滞,蕴而化火,痰火交炽,上蒙清窍,进而发为子痫。 一、子肿 诊断要点 1、病史 2、症状 3、检查 l.病史 了解有无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贫血、营养不良史;是否高龄或低龄初孕、多胎妊娠、或羊水过多等。 2.症状 妊娠20周后出现水肿,多由踝部开始,渐延至小腿、大腿、外阴部、腹壁,甚至全身水肿或有腹水。若无凹陷性水肿,但每周体重增加≥0.5kg,为隐性水肿。 3.检查 (1)水肿程度 踝部及小腿有明显凹陷性水肿,经休息不消退为 (+);水肿延及大腿为(++);外阴腹壁水肿为(+++);出现全身水肿或有腹水为(++++); (2)血压 定期测定血压。如两次以上血压≥140/90 mmHg,间隔时间≥6h可确诊妊娠期高血压;若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亦须密切观察; (3)尿蛋白(+)或定量≥0.3g/24h为异常,≥5g/24h时提示病情严重; (4)其他检查 眼底检查小动脉痉挛情况;B超检查胎儿发育情况;肝肾功能测定等 鉴别诊断 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孕前有肾炎史,孕20周前发病,水肿始于眼睑,除尿蛋白阳性外,还可见各种管型或红、白细胞。 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前有心脏病史,心功能检查可助鉴别。 辨证论治 先辨别水病与气病。水盛而肿者,皮薄色白光亮,按而凹陷,即时难起;证有脾虚、肾虚之别;气病者,皮厚而色不变,随按随起。治疗原则以运化水湿为主。脾虚者健脾利水;肾虚者温肾行水;气滞者理气化湿。并根据“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原则,随证加入养血安胎之品。注意慎用温燥、寒凉、滑利之药,以免伤胎。 1.脾虚证 主要证候:妊娠数月,面目肢体浮肿,或遍及全身,皮薄光亮,按之凹陷难起,神疲气短,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白润或腻,脉缓滑无力。 证候分析:脾主肌肉四肢,脾虚不运,水湿停聚,泛溢肌肤,故面浮肢肿;水聚皮下,则皮薄光亮,按之凹陷;脾虚中阳不振,故神疲气短,食欲不振;脾虚不运,水湿内停,故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缓滑无力,俱为脾虚湿盛之征。 治法:健脾利水。 方药:白术散(《全生指迷方》)加砂仁。 白术 茯苓 大腹皮 生姜皮 橘皮 方中白术、茯苓健脾除湿行水;生姜皮温中理气;大腹皮下气宽中行水;橘皮调气和中;加砂仁行气醒脾;全方有健脾除湿,利水消肿之效。 若水肿较重,加猪苓、泽泻、防己利水消肿;胸闷而喘者,加桑白皮、杏仁、厚朴以宽中行气,降逆平喘;面色无华,气短懒言者,加参、芪以补脾益气。 2.肾虚证 主要证候:妊娠数月,面浮肢肿,下肢尤甚,按之没指,头晕耳鸣,腰酸乏力,下肢逆冷,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润,脉沉迟而滑。 证候分析:肾阳不足,上不能温煦脾阳,脾虚运化失司;下不能温煦膀胱,膀胱气化不行,水湿莫制,泛溢肌肤,故面浮肢肿,小便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1运动的描述(解析版)—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00考点100讲.docx VIP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VIP
- 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析版)—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00考点100讲.docx VIP
- 铜合金熔炼-熔炼设备与操作.pptx VIP
- 2-4动态平衡与极值(解析版)—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00考点100讲.docx VIP
- 人教版数学三升四暑假作业每日一练(共40天).docx VIP
- 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_246:2008.pdf VIP
- 【27页PPT】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数据中台数据安全架构设计方案.pptx VIP
- 青少年礼仪礼节.ppt VIP
-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