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相济 雄浑劲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刚柔相济 雄浑劲美   曾国藩,原名字城,字伯涵,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生于湖南湘乡县白杨坪(今双峰县荷叶乡天坪村)。曾国藩天资聪颖,幼承家训,用功勤奋。他9岁就读完了《五经》,15岁时他参加长沙府试,名列第七。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23岁的他首次参加科试,中了秀才。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曾国藩进京会试,以优秀成绩列一等第3名,道光皇帝又拔其为一等第2名。他成了翰林,以庶吉士在翰林院深造。后经不断科考升到礼部侍郎,成了正二品仕员。曾国藩在京期间,大开眼见,于知识学问广有长进,在理学、诗文与书法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猛烈爆发。因曾国藩镇压有功,被清廷赏加太子太保衔,封一等侯爵。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诏授体仁阁大学士,位列宰辅。曾国藩在同治年间,推行“自强运动”。他主持建成了中国第一近代化学校,办起了第一个翻译馆,派出了第一批公费留学生,培养了第一批科技人材,成为“洋务运动”的先行者,被称为中国近代化之父。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曾国藩病故,享年62岁。清廷闻报,辍朝三日,下谕追赠太傅,加恩予谥文正,报尽哀荣。有《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全集》行世。      曾国藩一生于书法艺术取得了相当成就,但一直为其历史上的重大影响,政治、学术上的突出成就所掩盖与冲没。他毕生对于书法的原理和技巧等要领,由此及彼地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国藩的书法风格与成就,清人符铸评道:“曾文正公平生用力至深,唐宋各家皆有尝习,其书瘦劲挺拔,欧、黄为多,而风格端整。”现代著名书法评论家马宗霍在他的《霎岳楼笔谈》中评道:“文正德业,三代后一人,传世无俟于书,顾平生于书,博习穷擅,未尝少懈,每欲合刚健婀娜以成体,然秉性宜重,笔迹随之,故终以刚健胜。至于骨之厚,血肉之润,则衡岳之崔嵬,洞庭之烂漫,盖钟灵于山水者深矣。”曾国藩在书法上的成功,主要取夺于他的恒心和毅力。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把字写好,并想成为一代书法大师,不必求速效,而要靠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他自幼练书法,一直练到老,从未间断过,对于临池翰染用功亦是很深的。青少年时勤奋习字不用说,就是后来带兵和做官的时候,对于下属呈文的批复也全用楷书。他一生写的日记、书信及奏稿上千万字,也都是用的楷书或行书,藉以练习书法。台湾学生书局在1965年影印了《曾文正公手写日记》,这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巨型日记书法作品,近130余万字,是中国历代书法作品中一朵伟灿的奇葩。就以这部巨型作品,曾国藩就不失为一个独特的书法大家。      曾国藩在书法上有很深的见解。他把对书法用笔、结构、形态的追求形象地写道:“点如珠,画如玉;体如鹰,势如龙;内跌宕,外拙直;鹅转颈,屋漏痕。”书法创作是一种艰辛劳动与美的酿造过程,他“绵绵如蚕之吐丝,穆穆如玉之成璧。”在用墨上他提出要有神光活色:“古来书家,无不善使墨者,能令一种神光活色于纸上,因有临池之勤染翰之多所致,亦缘于墨之新旧浓淡,用墨之轻重疾练,皆有精意运乎其间,故能使光气尚新也。”在执笔上,他提出要执于管顶,他在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10月25日写给儿子纪泽的信中说:“尔所临隶书《孔宙碑》,笔太拘束,不甚松话,想系执笔太近毫之故,以后须执于管顶,余以执笔太低,终身吃亏,故教尔趁早改之。”在用笔上,他密切注意当前成功书家的特点与长处并比较自己:“夜思作书之法,刘石庵善用偃笔,郑板桥善用蹲笔,王梦楼善于缩笔,惟努笔近人无善用者,古人推米元章最擅胜场,吾字如此,自报甚思耳。”于用笔,他有诗云:“侧势远从天上落,横皮杂向努端涵。刷如丹漆轻轻抹,换似龙蛇节节衔。”对于字的间架,他认为“习大字,总要以间架紧为主。写成之后,贴于壁上观之,则妍媸自见矣。”并教导纪泽:“吾自三十时,已解古人用笔之意,只为欠却间架工夫”,“尔以后当从间架用一番苦功。”他说:“余四十以前在京所作之字,骨力、间架皆无可观,余自愧而自恶之。四十八岁以后,习李北海《麓山寺碑》,略有进境,然业历八年之久,临摹已过千纸。今尔用功未满一月,遂欲遽迹神妙耶?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   曾国藩在漫长的书法实践中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的刚柔相济、劲健遒俊、沉雄大气、情韵怡然、生动传神的独特风格。曾国藩的书法及其书法论,在今天仍不失欣赏和借鉴的价值。 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