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浪者之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流浪者之歌》   欧建平:怀民先生好!首先,我要祝贺云门今晚的《流浪者之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更要感谢它极大地挑战了北京观众的审美包容性!   林怀民:我的确感觉到北京的观众越来越好,用英文来讲,叫做sophisticated(成熟老道)。   欧建平:今天的观众里,不乏敢于提出异议的人!比如早在10年前,张艺谋为中央芭蕾舞团编剧、导演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首演时,就曾因该剧“是不是地道的芭蕾”引起过激烈的争论,舞蹈界和新闻界给予的批评,可谓是空前的猛烈!而在3年前,就在国家大剧院的这座歌剧院里,大名鼎鼎的美国现代舞大师玛莎#8226;格莱姆的舞团终于来京演出,但在演出后的对话中,也有观众对她作品的陈旧不堪、舞者的张力不足,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而在今晚的《流浪者之歌》这样一个仪式性超强的舞蹈中,尽管完全没有人们熟悉的舞蹈动作,或者大蹦大跳,尽管整体上的速度慢得惊人,却没有一个人对此提出质疑或异议!整个演出都处在了某种冥想的状态中,因为那位僧人自始至终的默默祈祷,还因为其他21位舞者自始至终的全情投入,整个氛围庄严肃穆,就像一场神圣的祭祀仪式,把所有的观众都给带进去了,大家自然而然地安静下来,聆听舞者们的喘息声,独享那三吨半金色稻米瀑布般落下的唰唰声,并在这万籁俱寂的冥想状态中,滋润着自己的心灵成长。   林怀民:这个舞在世界各地演出时,现场观众的反应大致是一样的。   欧建平:第二,我要说的是,《流浪者之歌》还对北京观众的心性,或者说耐心,给予了空前的考验,因为大家还从来没有在90分钟的时间里,从头到尾,如此心气平和地观看过任何一个舞蹈!特别是在谢幕后,他们居然能够如此全神贯注地观看那个默默无闻的耕耘者,时间长达15分钟!他们比我2000年在法国《里昂国际舞蹈双年节》上看到的观众还要安静――不少里昂的观众在舞者和你长时间的谢幕完毕后,开始按照惯例,陆续离开剧场……然后,他们发现,有些观众原地没动,接着发现,舞台上正在发生着一个更加简单、更加安静、更加无言、更加感人的场面,然后好奇地回来,继续观看,直到最后,才再次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而今晚的北京观众,居然在谢幕后没有一个人动身,大家都始终屏住呼吸,耐心观看,静心感受,用心思考……我因为有了里昂第一次的经验,所以,有意识地详细记录了那位耕耘者一连七圈,把整个大舞台上的金色稻米耙成了一道道沧海桑田的全过程:当他耙到第一圈时,大家都很安静,情绪也比较放松,大概因为节目单上说了,谢幕后还有表演;当他耙到第二圈时,大家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很多人带着某种好奇,似乎等待着随时发生的什么事情;当他耙到第三圈时,我的眼睛和鼻子开始有些冲动;当他耙到第四圈时,我情不自禁地开始思考,人生不就是这样一场马拉松吗?只有永不放弃,坚持到最后,才是胜利;当他耙到第五圈时,身边的观众开始想象,并悄悄议论:这接连不断画出的圆形图案,不就是树木的年轮吗?当他耙到第六圈时,他那种依然弯腰曲背的体态、专心致志的心态,让我突然想起了上周接受《印度时报》资深记者古普塔先生采访时学到的印度“冥想观”:所谓“冥想”,远不止我们所说的“打坐”,而是可以延伸到身心所有专心致志的状态中,从日常的学习到平凡的工作,只要我们能够全神贯注地从事某件事情,身心便会处在某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冥想”状态中;当他耙到最后的第七圈时,我们开始对舞者,对编导,甚至对所有具备了如此定力的人,都充满了由衷的敬意!这种从观看到感受,从想象到思考,直至“冥想”的过程,让我感到非常意外和兴奋!这或许也足以证明,即使生活如此喧嚣的世界里,即使天天面对各式的诱惑,我们从骨子里,依然是很文静、很内秀、很温润、很传统的中国人!   林怀民:没错,应该说,我自己渴求安静,才会编出这样的舞吧!   欧建平:有道理!关于《流浪者之歌》的台前幕后,除了你已向国内外媒体透露的情况外,还有什么从未透露过的“秘闻”吗?(笑声)   林怀民:(笑声)你想知道什么?   欧建平:整个演出,至少有四个举世无双的亮点,从后往前说,首先是在最后一段《终结或起始》中,那位默默无闻的耕耘者,那个坚持不懈、令人动容动心的场面,是在演出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然后才保留下来的;第二是在《祷告IV》中,漫天谷雨,突然倾盆而下,既是先人虔诚求雨的成功,更意味着来年的五谷丰登,而舞者们的汗水则往往是搅拌着泪水同时落下的;第三是在《祷告III》中,那位仅穿护身,回归原始的男生,必须抢在800公斤稻米“砰”然落地后的一瞬间钻进米堆,否则,他的腰部会被带着加速度的800公斤稻米砸断,无法随后扬起铺天盖地的稻米波澜等等……这些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了,而我想知道的却是,关于那个贯穿了整个演出的《祷告I》是怎么来的?就是说,你最初是怎么想到,要安排那位“僧人”,用双手合十的冥想和锃光瓦亮的脑门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