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外国人说的中国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哈,外国人说的中国话   可大笑之余,又让我生出许多感动,就为了他们的那份认真劲儿。      如今,“说好中国话,走遍世界都不怕”成为越来越多外国朋友学习中文的口号。外国人说中国话,似乎成了一种时髦。   我认识许多在中国学习的外国朋友,他们说起中文来,常常令人捧腹大笑。可大笑之余,又让我生出许多感动,就为了他们的那份认真劲儿。   我的朋友约翰来自美国。他很珍惜与中国人对话的机会,每次一见面,都要跟我聊上几句。有时,他会告诉我:“我的媳妇(西服)在皮包里。”有时会说:“今天早上,担心马路太忙,我七点就出家了。”他的一个好友回国了,于是他经常念叨:“一个火人(好人),飞去了(回去了)。”   中文里的四声,可谓是西方人的天敌。初到北京的英国留学生,踏进饭馆,一开口就将“包子”说成“报纸”,服务小姐还耐心地解释:“马路对面卖报纸,日报、晚报一应俱全。”他们想吃“饺子”,遗憾的是,冲口而出的却是“轿子”,听得侍者如坠云雾,急得洋学生拿笔将“饺子”画出来,美食才能到口。   另一位英国朋友马克,时常炫耀他那与众不同的学问。此人的爱好就是整天抱着一本厚厚的《英汉词典》,从词典里翻出中文词句,接着就去活学活用。   一天黄昏时分,我在林荫路上遇见马克,上前打个招呼:“你好!马克,散步呢。”他笑嘻嘻地来了句:“对,我正在这里徘徊。”我忍住笑,兴趣盎然地追问:“你明白‘徘徊’的意思吗?”他一本经常地答:“当然知道,‘徘徊’就是在一个地方来回来去地走着。”马克逢人喜欢自我介绍:“我是一个土里土气的人。”每每令众人笑得人仰马翻,可马克自己却理直气壮。因为在他看的那本词典里,“乡下人”这个词,译为中文就是“土里土气的人”,他只不过是想告诉他的中国朋友们,自己出身农民。   一些日本学生尤其喜欢学习中文。据他们说,学会了中文,将来回国谋职会有更多的机会。雅子小姐就是一位中文迷,她认为,学习中文最要紧的是先得学会用中文自我介绍。当她兴致勃勃地用汉语自我介绍时,旁人听起来便成了:“您好,我是牙齿(雅子),请多多关照。”然后再来一个地道的日本式鞠躬。她把“雅子”说成“牙齿”还算好的;另一个日本男孩总喜欢说自己是一个好人,“我死嚎人”,猛地一听,怪吓人的。   中国民俗十二生肖属相,也是西方人极感兴趣的话题。每个人都想查清楚自己是属什么动物的。不幸的是,“属”和“属于”他们常常混淆。懂得了计算属相的方式后,一位姑娘兴奋地说:“我是属于猪的。”而另一个法国男孩则“属于牛”。   中文里用“雌性”和“雄性”来形容动物性别,这对洋学生来说,未免太难为他们了,因为在英语里,无论形容人或动物都可通用“male”(男性)或“female(女性)”。一天下午在街上,一位英国小姐牵着她的爱犬得意地向我介绍:“这是我的女狗。”   中文里的量词,也令外国人大为头痛。一次考试,我让学生解释何谓“一条好汉”。一个学生充分施展了他的想象力,写道:“一条好汉,意思就是一个瘦而高、相貌好看的男人。”他解释“一条”自然是长而直的意思,至于“好汉”,理所当然应该是模样好看的男人。   还有一个学生告诉我,他在山间公路上,看到了“一张兔子”。我立即纠正,应该是“一只兔子”。他却表情认真地反驳说:“千真万确是一张兔子,因为野兔已经被汽车轧死了。压扁了的兔子,理所当然变成为‘一张兔子’,就如同一张纸、一张相片一样。”除此之外,诸如什么“一对裤子”,洋学生振振有词地辩解,因为裤子都有两条裤腿,两条即一对。   虽然,他们闹这么多让我忍俊不禁的笑话,但我看到这些金发碧眼的朋友努力学习自己民族的文化语言,倒也深受感动。于是,我鼓励道:“你们的汉语水平进步很快。”他们用中国式的客套话,异口同声地回敬我:“果酱、果酱(过奖、过奖)。”    马凡平摘自《留学生》2008年1月 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