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同男孩DE后现代感观
“所有到庭的证人都能畅所欲言,没有人提出任何异议,法庭也如实记录他的陈述,但无论是阿拉伯人还是库尔德人,没有一个证人的证词能被确认是真实的,难道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属实’?” ……
“我希望所有伊拉克人,无论是阿拉伯人还是库尔德人,能够相互理解、和谐相处,彼此握起手来……”
当这两段来自异国的陈述又在耳边响起的时候,让人窒息的血腥味再次扑面而来。2006年底,几乎所有的媒体都不遗余力的轮番轰炸一件事:萨达姆的绞刑。而萨达姆本人在伊拉克法庭审判上的发言,更成为一段挥之不去的氤氲之音。
时间的橡皮擦真的能洁净一切么?或者在人们遗忘的背后,已经过去的事情也会让人质疑它的真实存在?邵毅在他的笔记里,写下了这些已经出现和正在出现的大事,当我看着他满满一篇的事件记录时,恍惚觉得好像所有的事件都正在重演,又似乎一切都从未发生……
邵毅没有就此湮没在一片朗诵新闻大事的唾沫中,也没有仅仅冷眼旁觑嘻哈了之,他不动声色地选择了――静观。
“作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应该重新树立自己的世界观,用自己的见解来看待事物。
‘好的’一定是好的么?为什么好?标准是什么?”――邵毅
爱思索的胡同人
我特别讶异生长在80年代的邵毅能对发生的大事有所深思。在这个严肃被恶搞吞吃的时代,对一切的端正和严谨都会报以捧腹的态度,邵毅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可是他又并不凭空造车。他戏称自己是“胡同人”,从小在胡同长大的他,自然在作品中就会反映他所生长的环境。“我就是用一个胡同人的方式来看我身边发生的事。”
当胡同人在思考的时候,地球也必须停止运转。
邵毅在家里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偶尔会突然停下手中的事,而脑中在激烈的思考一些问题,妈妈喊他他也听不见(天才和偏执狂均具备此特点,邵毅肯定不是偏执狂,但是他与天才之间却似乎有某种联系)。
问题总是在他脑海不断迸发:新闻报道果真是对事件的真实再现么?在这些真实之中如何真正滤尽一切的渣滓?真实在叙述中其实是虚幻的?留下来是人们对真实的主观安排么?
既然一切纪实的画面都有引导的观点,那么多个不同导向的画面并置之后,对待同一事件的不同观点态度是否可以因此整合出事件的本质?
所以在《静观》里,邵毅把不同的新闻进行并置,以求更加贴近现实(实际也是对新闻报道的一个反讽),对事件的真实性、权威性、历史性、被禁锢的价值观进行质疑再质疑。在25个电视机的屏幕中,相同的视觉画面却生发了不同的诉说。但当所有的画面都在说,嘈杂混合中乱到极限之后,就只有一起消融(负负得正等于没说),苍白无力的话语为此时的荒诞作了没有任何内容的注释。重叠使语言本身变得无意义,也使得图像变得清晰、单纯。到这里,事件之画面仿佛不受任何引导的摆在你的面前,“事实”就此呈现。
后现代,人云我不亦云。
“相对于一件事来说,当一方向你阐述他的观点时,你可能会认同:而当另一方也向你阐述他的观点时,可能你也会觉得有道理。但是,如果将双方的观点放在一起,这时你可能会觉得都不对,而这时就是你对事件的看法。”
习惯了被报纸新闻大家谈替代我们的思考,我们的大脑已经缺乏运动许久。而邵毅只是希望以一个普通人的观点来看世界,而不是受某种观点的引导。当大事变得人性化、市井化,不受任何其他影响的时候,“我”自然成为主体。
25屏的画面和声音
虽然是媒体众说纷纭,画面层出不穷,但是画面的结构安排和声音的交叠秩序都经过严格的安排和策划,并非完全客观地将搜集的资料摆在观众面前。以25个屏幕组合的形式(内容的选择汇集各个不同利益方向的见解)。
在对事件的导向中,媒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电视成为媒体的符号,也成为权利意志的标志。
“9?11”事件和美伊战争之间的联系,使邵毅选择了“9?11”和“萨达姆绞刑”两件事情。第一段里,小屏幕的显现顺序是照着“9?11”这几个字的形状来安排的,以媒体标志为最后结束画面。而第二段,则是以绞刑画面为中心展开,以萨达姆的遗体画面告终。
各屏幕声音的强弱起伏辅之以音频的叠加效果。(均以萨达姆的讲话作为开始)第一部分以网站广告声结束,第二部分以宗教诵咏画上寂静的句号,宛若对死亡的寂静观望。
主要资源:
图片:“9?11”事件、萨达姆绞刑、14寸电视机拓片……
声音:萨达姆讲话、德国著名作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的《噢,命运女神》(“O Fortuna”)、两起事件相关的新闻报道、网站的广告语、可兰经的诵咏……
视频:相关事件(从某视频网站上大量搜集资料)……
premiere“照亮边缘”之后的拓片历史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安徽皖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T GXTC 0014—2024 新式(现制)茶饮 茉莉花茶基底茶.pdf VIP
-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pptx VIP
- 正常人体解剖学资料.pdf
- 《相遇问题》(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001].docx VIP
- 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防治专家共识(2023年版)PPT.pptx VIP
- 第1节 功(教学课件)物理沪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违规接受吃请检讨书(推荐).docx VIP
- 2024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立体图形第三单元教材整体分析.pdf VIP
- 密码技术应用员理论知识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