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祥“如意”
亲朋好友会面、通信常以“万事如意”、“吉祥如意”等吉利的语言来相互祝福。如意,是象征吉祥的传统工艺美术制品。柄端作“心”形,用竹、骨、铜、玉制作。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是民间的一种挠痒痒用的东西,俗称“老头乐”,所谓“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后来,其形态发生分化,一支保留实用功能,在民间流传;另一支则强调吉祥含义,向纯粹陈设珍玩演化。
如意约产生于魏晋时期,相传吴帝孙权曾得到玉如意一柄。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及初唐编撰的《晋书》都有关于如意的记载,只是当时的材质、形状等现在都不明了。如意在魏晋时期非常走红,成为帝王及达官贵人的手中之物。除用它搔痒,还用它决策大事等,其威势有些近似权杖。如南朝韦睿在徐州的战事中,就是用“如意”指挥千军万马,一日数合,取得了大胜。如意也是文人雅士所喜爱之物,吟诗咏赋时,利用它作为打节拍之用,清雅悠闲之时还可以随身带之玩赏。如意还是舞蹈的道具,即“如意舞”。梁简文帝萧纲的诗中有:“腕动苕华(苕华喻指美人)玉,衫随如意风”。东吴的孙和,曾在月下作如意舞,不慎打伤所宠爱邓夫人脸颊。
从唐代开始,制作的如意已经很讲究了,而且造型丰富多样,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到了明、清时期它从实用品逐渐转向为陈设品,供人们欣赏娱乐,柄端为灵芝形、云朵形状等。主体呈流线形,柄微曲,整体造型优美华丽。制作如意所选用的材料十分珍贵,有金、玉、水晶、象牙、玛瑙、檀木等等。
清代金属如意一般以金、银、铜、铁和各种合金为质地,经铸造、焊接成型,再镀金、錾刻、累丝、珐琅、镶嵌等工艺手段加以装饰。其中金银错工艺,技术高超,所嵌金银丝,严丝合缝;立体累丝更为精巧,在累丝前,先将炭研成细末,用白芨草泡制的粘液调和成可塑的材料,塑成各种图案、物象,谓之“堆灰”,再将细如纤毛的金银丝盘累其上,最后烧去炭模,成立体中空、玲珑剔透的工艺品。清宫金属如意以金质为多,富丽堂皇。皇帝大婚时,皇后凤銮内必先放置金如意,坤宁宫龙凤喜床中央置一装有珠宝及金银小如意两个的宝瓶,四角再各置如意一柄。皇帝寿辰,更以金如意为上。乾隆六十大寿时,王公大臣们献上的一套六十柄八成金累丝干支纪年如意,其累丝玲珑剔透,六十柄如意合一甲子,真是极尽皇家宫廷的排场与奢华!
玉石如意,因如意造型的细长柄、回折头极易折断,对玉料的要求很高。玉石如意的质料主要有白玉、青玉、墨玉、翡翠、玛瑙、水晶、孔雀石、绿松石等。从造型和工艺上可分为三类:一是仿植物枝、果的自然造型如意,作品充满了写实意味;二是几何形如意,这种如意对材质的要求很高,有的作品很大,是置于木座上的陈设品;三是将玉石镶嵌于如意上的镶嵌如意。清代创造出首、中、尾三镶、五镶形式的如意。即以紫檀、珐琅、金银等材料作柄,柄首、腰、尾均作椭圆,分别嵌镶玉饰,多种材质,珠联璧合。乾隆时期创造的三镶玉如意,尤其是嵌古玉者,更是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叹为“汉玉香檀接柄长”、“得一含三趣可祥”。
瓷如意数量不多,弥足珍贵。它的装饰手段主要是粉彩。粉彩的独特之处是在彩料中掺入一种名为“玻璃白”的白色材料,给人以“粉”的质感,并因用法不同,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在装饰纹样上,粉彩如意还经常借用珐琅彩的轧道工艺和“锦上添花”技法,配以花鸟、山水、人物、百兽的通景画或开光装饰,形成中西合璧、颇具时代特色的工艺技法。瓷如意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运用镂雕工艺,在瓷胎上镂空雕饰“松竹梅”、“八宝莲花”以及“福”、“寿”字样等寓意吉祥的图案。瓷胎上镂空技法,工艺复杂,烧成难度大,鲜见于陶瓷装饰,而乾隆时的如意运用这种技法,足见皇帝对如意的偏爱。
如意雕刻和镶嵌的花纹图案更是丰富多样:山水人物有“麻姑献寿”、“刘海戏蟾”等人物故事;珍禽异兽有“松鹤延年”、“双狮戏珠”、“太平有象”等造型;花鸟则有“万年青”、“鸳鸯荷花”等图案。吉祥图案丰富多彩,多福长寿、吉祥平安、 百年好和、中魁登科等等寓意无所不有。
清代如意深受整个社会的喜爱,故有“椒戚都趋珠宝市,一时如意价连城”的诗句。在皇宫中的节庆礼仪中,如意被尊为上品,不可缺少。清代皇帝好如意,是历代皇帝所不能及的,皇上、后妃的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这可从清宫的档案乃至皇家的诗画中可见到。正所谓“处处座之旁,率陈如意常”(乾隆皇帝诗)。每逢皇帝登基、大婚,册立后妃,皇后和妃嫔生日,节日庆典及喜庆佳日,皆取其寓意吉祥,以如意为先。大臣们敬献如意以“九九如意”最为吉利,就是用九柄如意为一盒,九盒共八十一柄如意。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崇尚九五之数,九九是最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