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要多给自己做做“心疗”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
心理问题几乎人人都会遇到,教师尤为突出。高强度的工作、“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学生安全压力和社会对学生升学率的期待等因素,导致教师群体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比一般人群要高出许多,各种职业病、慢性病缠身,“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焦虑感也常常侵袭着心灵。因此,教师要学会多给自己做做“心疗”,多在活动、交往中释放心理压抑,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如意,多在闲暇、愉悦中体味生活的美好,将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幸福感和满足感放大。
给自己“心疗”,要换位思考,学会认同。要“将心比心”,正确认知压力,灵活调整自己的心态。当你遇到不公平的生活事件或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以及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时能换位思考。
给自己“心疗”,要顺其自然,学会洒脱。“车到山前必有路”,学会自我放松,在适当的情况下想说便说(找自己信得过的人),想休息便休息(劳逸结合),想娱乐便娱乐(自我发泄)……实在不想做事时可暂时放下,不追求十全十美(追求卓越并非追求完美)。
给自己“心疗”,要注重过程,学会平淡。“退一步海阔天空”,建立合理的、客观的自我期望。当我们对待学历、职称、职务乃至人生时,就应注重努力的过程而淡化结果,如奋斗目标要合理,有时做事可往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
给自己“心疗”,要知福惜福,学会放弃。以淡定的心态笑看红尘烟云,细赏庭前花开。知足者长乐,这样才能心常泰、品自高。同时果断地舍弃灯红酒绿、风花雪月。不盲目攀比,不随波逐流,放大自身美好,让自己生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这样人生的价值也就有了一个高度。
给自己“心疗”,要自我调节,学会放松。在压力太大、心情不佳时变换一下环境。例如室外观景、室内养花、多想美好事物、回避恐怖事件(耳不听、眼不见、心不烦),还可以多听一些优美的音乐,以缓解不愉快的心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与自我保健行为习惯极为重要。同时,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更不容忽视。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给自己“心疗”,要合理宣泄,学会移情。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声大哭或大笑,抑或到旷野中去散散步,喊上几嗓子,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还可以像孩子般“动”起来,做做“顽童”,和周围的人三五成群“脖子扭扭”“屁股扭扭”,舒筋活血,让自己也发出几回爽朗的笑声,享受挥汗如雨的惬意。当然也可以纵情高歌,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等。还可以出门旅游,在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随时排解自己紧张的情绪。
给自己“心疗”,更要扮好角色,合理定位。教师要有一颗平常的心,明确自己的身份。首先要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在遵守职业操守的同时坦然面对各种压力和失败,有效缓解焦虑情绪,并放下架子和学生做朋友,与他们积极平等地沟通,有效缓解“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切莫“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合理合适的角色定位,并开展角色学习,通过与朋友交流,及时排遣不愉快的情绪。
作为一个教师,应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要让自己的灵魂淹没在“地位”“财富”的挣扎中,正确、理性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少一些自寻烦恼的劳累,多一些生活上的轻松和工作上的坦然,给自己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使自己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我们每天都面对一个新的太阳,作为教师,要多给自己做做“心疗”,学会走出生活的樊笼,驱走浮躁的阴霾,让快乐无处不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筑师生共同发展和进步的美好愿景,才能尽情享受教育人生的幸福!(稿件编号:090921004)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教师进修学校,405400,电邮:chongqinghjx888@163.com)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