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文化选择下的多元社会认同研究
一 为被贴 “汉化’’标签的 “民考汉群体辩护
孜维达 ·阿不都克里木 买热巴 ·买买提 卡哈尔江 ·阿布拉
内容提要:文章采用访谈法、问卷法和实验法,考察了维吾尔族 “民考汉”群体的集体参照效应、
文化内隐态度 、民族认同等特点,科学地描述 了此群体 的多元社会认 同特点。研究结果表 明:以汉族与
维吾尔族为参照体在维吾尔族 “民考汉”被试身上验证 内群体 (维吾尔族)的记忆 回忆率高于外群体
(汉族); “民考汉”群体在双文化选择下对 “我文化 ”有偏好 ,在某种程度上认 同自己的族群 。
关键词 :维吾尔族 “民考汉” 多元认同 双文化选择 文化与族群认 同
中图分类号 :C955.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30 (2014)02—0060—07
作者简介 :孜维达 ·阿不都克里木 ,新疆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新疆乌鲁木齐 830043)、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博士生 (上海 200062)。
一 、 问题的提出
“民考汉”在维吾尔族群体中不是个体层面的而是群体现象,人们对维吾尔族 “民考汉”群
体的刻板印象是 :“他们已经被 同化 了”、 “他们不认为 自己是维吾尔族”或 “他们远离了本 民族
文化”,等等。维吾尔族 “民考汉”群体在汉族同学之间、由汉族老师用汉语言授课 、用汉语言
参加高考等很多因素在他们价值观和 自我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同于 “民考 民”(相对于 “民考汉”)
群体的变化 。本研究发现社会上对维吾尔族 “民考汉”的消极印象其实与现实有 出入 。
1.“民考汉”的界定 。迪木拉提对 “民考汉”为 自幼上汉语学校并用汉语与汉族同学一样参
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少数民族学生。后泛指一切上汉族学校的少数 民族学生 ,与 “民考汉”相
对的概念是 “民考民”。① “民考汉”是新疆一个特有的群体,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柯尔克
孜、塔吉克、乌孜别克、锡伯、达斡尔、塔塔尔、藏 、俄罗斯等 11个民族 中都有从小学在汉语
授课学校上学、高中毕业后参加汉语文高考的学生。② 本文研究维吾尔族群体当中的 “民考汉”,
不包括维吾尔族群体当中在其他类教育模式下学习最后 以 “民考汉”类考试的学生 。
2.维吾尔族 “民考汉”的特点 。 (1)在语言文化方面。以往有一些研究发现绝大多数 “民
考汉”精通汉语言 ,熟悉汉文化 ,并在某种程度上汉化 ,③但对 “失去母语”的惧怕时刻在他们
心里 。④ 维吾尔 “民考汉”群体成员有双文化特征 。除了母文化的影响以外,他们受到外来文化
① 迪木拉提 ·奥迈尔: 《新疆的 “民考汉”与哈萨克斯坦 “民考俄”》,马戎: 《二十一世纪:文化 自觉与
跨文化对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
②③ 祖力亚提 ·司马义 : 《族群认 同感建构的社会学分析—— 以新疆 “民考汉”为例》, 《西北 民族研究》
2009年第 3期 。
④ 希 日娜依 ·买苏提 :《“民考汉”与双语现象 》, 《语言与翻译》2001年第 1期 。
· 60 ·
双文化选择下的多元社会认 同研究——为被贴 “汉化”标签的 “民考汉”群体辩护
的影响,其价值观、行为、社会交往、宗教观方面有别于本民族文化 。从亚文化理论来分析的
话 ,跟其他亚文化比起来维吾尔 “民考汉”群体亚文化里面的教育特征更明显。①
(2)人际交往方面。 “民考汉”的社会圈是汉族 同学或同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慢慢与部分
本民族群体交往 。在择偶心理上, “民考汉”在文化上不同于本民族亦不同于汉族 ,有 50 的人
认为跟 “民考汉”在一起最合得来 ,事实证明,52.5 的 “民考汉”选择与 “民考汉”结婚。②
(3)逆向文化冲击方面。逆向文化冲击 (reverseculturalshock)是 Scheuts~提出的,有学
者将其视为文化冲突的一种类型,也有学者将它视为文化冲突的最后阶段。在跨文化交际中,文
化冲击是指个人 由我文化迁移到异文化所产生的不适应现象,而逆 向文化冲击是个人经历了异文
化的冲击 、适应后 ,回到我文化的不熟悉、误读等现象 。Rohrlich和 Martin指 出在文化冲击阶
段发生的个体的心理 、行为变化同样可能在逆向文化冲击阶段发生 。④ 从这个意义上说 ,逆 向文
化冲击对个人的影响和文化冲击有着许多相似之处。Gullahorna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道路软土地基强力搅拌就地固化技术规程.pdf VIP
- 数字智慧某著名企业FCM财务成熟度评估模型(149页PPT).pptx VIP
- 一种内置控制器的大行程电动夹爪.pdf VIP
- 中国IBD蓝皮书 -中国炎症性肠病医患认知 暨生存质量报告 溃疡性结肠炎部分.docx
-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考试卷.doc VIP
- (四级)无人机驾驶员(航拍)理论考试题库完整.docx VIP
-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教学设计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doc VIP
- 量子信息学导论 课件 第7章 量子模拟(1).pptx VIP
- PCB化学镀镍无钯活化瞬时工艺研究:铜镍逆置换的应用探讨.docx VIP
- 医院课题经费预算调整申请表模板使用说明.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