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庸-相关读物-.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庸。相关读物PPT

《中庸》节选;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句,把握文意 。 2、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教学重难点 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质内涵。;五.中庸具体内容;;六.中庸的主要原则;知识卡片(参看创新设计42页) 一、作家作品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年—前402年)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预习作业;名词,细微之事;形容词,高、长;二、词类活用 1.致中和,天地位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庶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来百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柔远人也,怀诸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君子而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力行近乎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今异义 1.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慌不忙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即审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向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或刑事案件中的自诉人、被告人查问有关案件的事实;四、文言句式 1.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________ 2.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________ 3.恐惧乎其所不闻 ________ 4.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________ 5.诚者,天之道也 ________;五、名句默写 1.好学近乎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博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笃行之。;重点突破;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的含意是什么?儒家为什么强调“慎独”?; 什么是“中庸之道”?儒家的“中庸之道”有怎样的特点?; 《中庸》提出了“五步”学习法。“五步”具体指哪五步?请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你的看法。;懦弱变坚强。这套学习过程论,对中国封建社会学者的治学产生过深远影响,曾引起历代学者的普遍重视,它在中国学习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五步”学习法,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仍是可资借鉴的。在这个被称为信息时代的现代社会里,我们中学生更应广泛地学习。即使以后我们参加了工作,从事某一领域的研究,也不能只把眼光盯在自己研究的狭小领域,当然更不能闭门造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拓宽研究的视野,引入源头活水,不断地从新鲜的知识与信息中获取有益的东西,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