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桃镇的外来少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念桃镇的外来少年   有一种温暖,应该被长久地缅怀。   ――题记      我出生的镇叫念桃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我的童年时光在小镇上度过,小镇是我的乐土。   那时,我家住在一栋单位分配职工的老式的家属楼里。下面有一个大院。在我的记忆里,第一次见到法法,就是在院子中央的那棵老柳树下面。   那一年我十二岁。在上五年级。那时,我们那个大院里住着一户老人。老人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都出嫁了,只有最小的儿子还没有结婚。老人就一直跟她的儿子住在一起。老人的三个女儿中的两个,都离家不远,平常有事没事,还会常回来探望一下老人;只有最小的那个女儿,嫁到了东北的一个小县城里,由于路途遥远,逢年过节都很少回家。   那是一个雨后的早晨,空气很好。我被同院的一对双胞胎兄弟叫下楼,在院子里的那棵老柳树下面玩弹珠。这对双胞胎兄弟比我小一岁,就住我们家隔壁,一个叫阿飞,一个叫阿东,都生得虎头虎脑,很讨人喜欢。周末没事的时候,我们经常在一起玩。那天,我们正趴在泥地上玩得起劲,有一个少年突然走了过来,蹲在我们身边,用夹杂着东北口音的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跟我们说:“我能跟你们一起玩吗?”   我抬起头,看了看眼前的少年。少年个子不高,穿着也很邋遢,上身是一件米黄色衬衣,下身穿着一条青灰色裤子,裤子的膝盖处有一个口袋,里面鼓鼓的不知道装着什么,头发比那个时候的普通男孩子的都要长,眼睛挺大,一闪一闪,显得很有灵气。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少年,以为他是别院的,就问他:“你有弹珠吗?”   少年眨了眨眼,说:“没有。”他停顿了一下,很快又补充道,“不过我可以去买。我身上有钱。”说完他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   我说:“哦。那你去买吧,那边有一个小卖部,那里有卖弹珠的,五分钱一个。”我一边说一边用手指了指外面。   少年很高兴,很快拿着钱跑出去买弹珠去了。   他走了以后我转过头来问阿飞和阿东:“你们认识这个人?”   阿飞和阿东都摇了摇头。   我很奇怪。那这个少年是从哪儿来的?既然大家都不认识,他为什么会跑到我们院里来跟我们玩弹珠?   很快,少年拿着弹珠回来了。他大概跑得很急,还在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   我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笑了笑,说:“法法!”   我又问:“你家住哪儿?”   法法想了想,指了指楼上,过了一会儿,他又说:“以前在东北,吉林省王清县。”   我点了点头,想他大概是刚搬过来的吧。不过东北我是知道的,因为以前曾经听大人们说,我们楼上的一位奶奶家的女儿就嫁去了东北。而且当时我们的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就是讲东北大兴安岭的,说那个地方气温很低,特别是冬天,都可以到零下二十几度。不过那地方野生动物也挺多,我至今记得那篇课文里有这么一句话: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要不是因为那地方太冷,我倒挺想去东北看一看。   法法说,他是刚跟妈妈从东北来到姥姥这里的。以前只来过几次,他甚至不记得姥姥的样子。不过这一次,妈妈告诉他,他们可能会在这里多住上一阵子。   那天上午,我们玩得很高兴。一方面是因为认识了法法这个新朋友;另一方面,也因为我赢了许多漂亮的弹珠。当然,这其中的多数其实都是法法的。不过法法似乎并不在乎这些弹珠。他好像对这些花花绿绿的玻璃球没有多大兴趣,只是喜欢跟我们在一起玩而已。   后来,大概过了半个多月,法法的妈妈为他在当地的中心小学办理了入学手续。法法很意外地被安插到我们班里。在成为我的好朋友的同时,也做了我的同班同学。从那以后,我们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就又多了一个玩伴。   法法是那种活泼开朗的少年。大概是因为从小在东北长大的缘故,不像我们这样拘谨。与同年龄的男孩子相比,法法显得比较野性,而且充满了破坏欲。这也是他后来走向歧途的一个直接原因。我记得,在我们上学的路上有一条小河,河上建了一座石桥。每次我们上学都要从那座石桥上经过。有一次,法法看见石桥的护栏上有一根铁棍已经松动了,就从旁边搬了块石头,把铁棍砸了下来,拿在手里表演孙悟空。   当然,很多时候法法还是一个很受大家欢迎的少年,而且充满了正义感,最见不得弱小的同学被欺负。那个时候,我们班里有一个男生叫郭洪春,长得很高大,十二三岁就已经长到了一米六几的个子,平常在班里专横跋扈,就差横过来走路了。平时大家受惯了他的欺负,在他面前都唯唯诺诺,生怕一不小心惹怒了他,给自己招来横祸。法法来到我们班后,几次对他表现出抗议,都被我们劝下了。因为在大家看来,法法跟郭洪春相比简直就是鸡蛋对石头,两个人不成比例,法法要是跟他打起来,根本不可能打赢他。有那么一段时间,法法曾不断做我的工作,告诉我不应该畏惧郭洪春,任凭他一直这样嚣张下去。有一句话我至今还能记起,他说:“我们一个人打不过他,不会两个人打?两个人再打不过,不会四个人打?”这句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