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伟业 万世传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千古伟业 万世传承   明代学者、书画家陈继儒(1558-1639年)在《妮古录》中提出:“文人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故镜须秦汉,砚必宋唐”。陈继儒先生用十分风趣而潇洒的语言,把自唐代以来,中华名砚与文人墨客的不解之缘,描述得十分生动与贴切。然而,更令我们藏砚家们无比兴奋的是,在450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演绎中华民族五千年之文明史的历史长卷,是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上展开的。她再一次警示我们这一代人:千万不要忘记文房四宝是我国古文化的象征,是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为此,我们这些藏砚家们应如何收藏中华名砚,并且使之发扬光大呢?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做到如下三点:      一、要把中国砚的收藏与研究相结合,这是一个藏砚家成长的必由之路。      一个爱砚的收藏者,他收藏的砚再多,质量再好,即便都是名人砚,甚至是传世宝砚,如果因此而满足,止步不前,那么他充其量只是一位中华名砚的好保管员。只有认识它、了解它、感悟它、弘扬它,这才称得上是一位藏砚家。   要说“感悟”,二十多年来笔者把收藏中华名砚的体会与感悟人生相结合,撰写了《百砚铭文集》,现摘录几条:   玩砚,能悟美,可以赏心悦目。笔者在《百砚铭》中赞道:“砚虽无金珠宝玉之贵,却有琴棋书画之雅。让你享受到无声之音乐、彩色之诗篇的美感,进而达到‘物我交融’、‘天人合一’之境界”;“那种独一无二之砚石,具有永恒的时空美,令人叹为观止:旷古奇观,天工难夺”;“端有‘眼’,歙有‘眉’,端歙二君,眉清目秀,眉眼传神,羞煞潘安,喜煞文人”。   读砚,能悟文,可以增长知识。笔者在《百砚铭》中写道:“砚文化博大精深,故玩砚也叫‘读砚’,赏砚也是‘悟砚’。从砚中可以读到地球发展史、生物发展史、人类发展史,以及地质学、矿物学、美学、哲学、经济学等,从石砚文化的知识宝库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赏砚似读‘无字天书’。所谓读石如读史,悟砚亦悟道。唐代诗人陆游说得好,‘石不能言最可人’,正所谓‘石不言自重,花不语自香’”。   赏砚,悟境界,可使艺术升华。笔者在《百砚铭》中论道:“一代丹青宗师齐白石认为,上乘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赏砚既久,渐有感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之中华名砚,离宇宙山河、神旨天意、美的真谛,若近在咫尺,令余心旷神怡”;“天工人工,两臻其美之砚意境,就是由好入精,由精入妙,由妙入神,由神入化,情景交融,意味无穷”。   论砚,悟人生,可以超凡脱俗。笔者在《百砚铭》中写道:“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然而,余以为以砚为镜,可以悟人生”;“论人,讲人品;论砚,讲石质;品质二字,一脉相通,人品高洁,涉砚必雅”;“质、品、艺相统一,为砚之大品位;心、言、行若一致,乃人之大德也”;“藏砚已久,超脱红尘。人生虽然离不开竞争,而竞争,世俗者看重功名利禄,理智者注重德才品优。职务、权利,总是暂时的;然人品、道德,却是永恒的”。   品砚,能悟德,可以励志奋进。笔者在《百砚铭》中称道:“品砚可以励志。砚石不附人仰俯,不随俗浮沉,不会春荣冬枯,也不似朝花夕殒。人们在品砚中悟石也悟道,悟石德而养性,通石理而奋进”。   从玩砚、读砚、赏砚、品砚、论砚中,悟出美感、知识、道德、修心益智、喻德励志……应该说是一种境界,也可以说是由物质到精神的升华。      二、研究中国砚要把“微观”与“宏观”相结合,这是衡量一个藏砚家的素质、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当我们进入中国砚的研究领域,大家都会感到它的博大精深。然而对“博大精深”的含义,不是每一个藏砚家都能认识到的。笔者个人体会:“博大”,就是对中国砚从宏观上进行研究;“精深”,就是对中国砚在“微观”上进行钻研。可是从一千多年来中国砚学研究来看,偏重于“微观”,而忽视“宏观”。从宋代的第一本砚书开始,到如今的各种版本的砚谱,讲得都是中国砚的各种砚种、石质、坑口、雕工以及历朝历代文人墨客赞颂中国砚的诗词歌赋等等,而把中国砚放到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来论述它的作用和地位的几乎没有。大家可以想想我们中华民族的先人制造的各种艺术品何止千万!然后把这个“宝”的桂冠戴在笔、墨、纸、砚的头上,说明“文房四宝”是何等的贡献和荣耀。至少有三点是任何古玩和艺术品所不能及的。一是它记载和传承了中华五千年之文明史;二是它开创和传播了东方最具魅力的书法和绘画艺术;三是它造就和培养了历朝历代像王羲之、李白、杜甫、苏东坡、米芾、赵孟、董其昌、郑板桥、纪晓岚、徐悲鸿、齐白石等等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大书画家以及他们的传世作品。另外,其他工艺品如瓷器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然而它的诞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活服务的,而笔墨纸砚的创造是直接为中华民族的上层建筑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起点就不一样。再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