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千奇百怪的报纸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报纸也不例外。在世界报业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不少奇怪而有趣的报纸,用时下流行语来说,有些报纸还很雷人呢! 
   
  乞丐报 
   
  这是19世纪末,法国政府专门办给乞丐的一张报纸。主要刊登重大节日和集会消息。报上还经常向乞丐介绍乞讨的方法,以及慈善家的地址和接受谒见的时间等,以便乞丐们登门请求布施。同时,还注意报道各地民风厚薄、人情善恶,以有助于乞丐在乞讨时心中有底。 
   
  桌布报纸 
   
  法国巴黎《椒盐》报,采用无毒油墨印刷在防水纸上。这种报纸可铺在酒家或餐厅的餐桌上作台布,顾客可以一边就餐一边从桌布上看到当天新闻。第二天再换一张新的,如此延续不断。 
   
  字迹发光的报纸 
   
  在法国巴黎有一种报纸是用含磷的油墨印刷的,白天阅读与一般报纸毫无二致,在夜间无灯的情况下则字迹发光,清晰可辨,仍可阅读。 
   
  手帕报纸 
   
  有一份报纸以手帕为纸张,用特殊的油墨将重要新闻印在上面,名为《手帕周刊》。发刊词中说:“手帕可以抹眼泪,可以在惜别时挥舞以示依依之情。故该人手一方。”读者阅毕,洗去字迹,仍可做手帕使用。 
   
  绸子报纸 
   
  秘鲁的《方向报》印在绸子上,这种报纸被称为绸子报纸。之所以这样是由于当时没有合适的纸张,只好将报纸印在绸子上。 
   
  蛋糕报纸 
   
  美国夏威夷一份名叫《火奴鲁鲁广告者》的报纸,在庆祝该报建报一百二十五周年时,特地邀请读者在报社吃一只大蛋糕。这只大蛋糕有四张乒乓球桌那么大。高明的厨师用巧克力、奶油和糖,在蛋糕的面上,描绘出《火奴鲁鲁广告者》当天的专刊版面。新闻、评论、标题,无不清晰醒目。前来品尝蛋糕报纸的人们,随到随吃,从当天早上吃到下午,三四百饥肠辘辘的人居然连报纸的边也没有吃完。 
   
  能吃的报纸 
   
  西班牙曾出版过一种用芳香、无毒的特殊油墨印刷在面粉纸上的报纸。读者看完报纸后,可把它卷起来当做点心吃掉。 
   
  报名最长的报纸 
   
  1703年1月2日,俄国创刊了一份俄文报纸,名称是《莫斯科王国和邻国发生的值得知道和记载的军事和其他事件的新闻报》。这个冗长的报名,把报纸的职能、任务和这个报纸的报道范围都包括进去了。 
   
  一句话的报纸 
   
  比利时沙勒罗瓦市的读者有一天收到一期当地出版的《省报》后都觉得非常奇怪,整整十八页报纸竟都是空白,只是在第一页上印了行大字:“不!埃尔桑先生!”原来这家报纸不久前已被法国的报业大王罗伯尔?埃尔桑吞并,该报的记者和印刷人员为了表示抗议,愤怒地出了一期空白报纸。 
   
  摩托车上出版的报纸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出版了一张《自由比利时报》,公开号召人们起来与德国占领军作斗争。德国人怀疑布鲁塞尔幽静的圣米歇尔修道院是这家报社的报馆,他们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派出大批军警进行搜查,毁墙倒壁,掘地三尺,但一无所获。就在检查后的第二天,街头上又出现了厚达50页的《自由比利时报》,内容有报道比利时王室现状和令人触目惊心的大战惨象的照片等。这使得德国人大为恼火,他们悬赏捉拿这家报社的采编人员,但都无济于事。《自由比利时报》的报馆到底在什么地方呢?这个秘密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被揭晓。原来这家报馆在一辆摩托车上,编辑印刷发行都没有离开这辆摩托车。所以德国人费尽心机,却始终没找到这份报纸的出版地址。 
   
  树叶报纸 
   
  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创办的《战斗快报》是用树叶制成的报纸。这一年的12月下旬,在毛泽东和朱德的指挥下,红军一举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一次“围剿”,歼灭敌人9000余人,活捉前线总指挥张辉瓒。这一震惊中外的特大新闻传来,当时作为红军宣传员的郭小才想使这一消息迅速在部队中传播,但当时红军的物质条件十分艰苦,连几张普通的纸都没有。苦苦思索的郭小才忽然想起民间曾有“红叶题词”的典故,便摘来了一大批又大又厚的油桐叶子,用毛笔在上面写上这一特大新闻,传发到各个部队。这样,中国工农红军用树叶制成的《战斗快报》就问世了。从此以后,以树叶为纸的宣传工具在红军中广泛流传开来。遗憾的是,这种珍贵的报纸没有留传下来,“报纸”的创始人郭小才也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壮烈地牺牲了。 
5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