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走出现代文阅读的陷阱.docVIP

如何引导学生走出现代文阅读的陷阱.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引导学生走出现代文阅读的陷阱   现代文阅读,是考查学生语文学习和综合运用的一个重要板块。笔者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特别是科技文阅读试题之所以难,原因在于命题者所设置的干扰选项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处处设置陷阱,其题目往往通过错误的导向使读者误入歧途。常见的设题方式有:      (一)以偏概全 断章取义      概括内容,信息不全面,理解不深入,一叶障目,仅仅抓住一点就下结论,把在原文中只是对部分对象进行的判断放在试题选项中说成是对全体对象的判断。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9题A项,原文是说白鹤梁上的题刻“大多出自历代名家之手”,而A项却说成“出自历代名家之手”,这就超出了原文的陈述范围了。又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9题A项,原文是说白鹤梁多数时候隐没有水中,只有在枯水期才“显露出来”,而选项却由此妄加推断,得出每年在枯水期才“露出水面一次”的错误结论。      (二)武断盖论 言过其实      即或把原文的范围推而广之,或把原文的事实任意扩大,任意缩小,或任意推想、异化或误解等等。   如2004年北京春季高考卷第10题A项,原文是说用切断污染源的办法治理土壤污染“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A项却说成用切断污染源的办法治理土壤污染“根本无济于事”。      (三)张冠李戴 偷换概念      即将发生在此事物身上的事,硬加到彼事物上,或在说明过程中,将一些有细微差别的不同概念混淆,交互使用。   如1992年全国高考卷第22题D项,原文介绍中微子通信过程时说到光子的作用,而D项却说成中微子通信和电磁波通信都是用“光”来传输信息的,将“光子”换成了“光”。   再如2004年高考河南、河北郑第10题A项,原文中胰岛组织的产生成功是在小鼠身上获得成功,而选项却说成是在人类身上获得成功。      (四)因果错乱 强加因果      即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两句硬说成有因果关系;或把原因说成结果,把结果说成原因。   如2004年高考海南、内蒙古卷第10题D项,“药物喷洒的发展过程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所以化学药品也将会永无止境地研制下去”,从原文来看,这两句应该前句是结果,后句是原因。      (五)无中生有 空穴来风      即任意添加文中没有的信息。   如全国卷第9题,题干要求找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其中B项说“成年干细胞在体内的分化方向是确定的,在体外培养时其分化方向则是不确定的”。原文中找不到人体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其分化方向不确定”的意思。这正是命题人故意添加的。解答这类题一定要在原文中寻找依据。      (六)前后颠倒 本末倒置      即不分时间先后,将过去或未来说成现在,或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前后混为一谈。   下面以一篇现代文阅读作进一步的分析说明。   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得抗药害虫种类不断增加,且抗药性也越来越厉害。今天要杀死这些抗药害虫,必须将剂量增加成千上万培,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会杀死害虫天敌,造成农作物害虫频频成灾。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世界每年有200万人发生农药急性中毒,其中有4万人丧生。而病得不清不楚,死得不明不白的慢性中毒者,数量无法统计。   面对化学农药长期滥施造成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各国科学家从加紧研究有毒植物和推广应用植物农药等方面寻求出路。近年来,植物农药的研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植物农药又叫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比较,植物农药有着突出的优点。   由于它们的有效成分为天然物质,而不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因此,施用后较易分解为元素物质,对环境无污染。由于植物杀虫剂杀虫成分的多元化,就重复害虫较难产生抗药性。这同病菌对中药温和物煎剂较之于单质的抗菌素更难适应的道理一样。植物农药有益生物(即害虫天敌)的安全。根据试验,使用我国研制的鱼藤菊酯植物杀虫剂的常用量对蚜虫的杀伤率达到99.85%,而对蚜虫天敌瓢虫的杀伤率仅为11.58%;对照使用的化学杀虫剂乐果乳油的两个指标分别为71.5%和28.54%。   此外,有毒植物可以大量种植,而且开发费用也较低。我国已发现的有毒植物达一万多种,它们当中大都具有杀虫抑菌作用,较有价值的杀虫植物大概有五类:对昆虫有强烈驱赶作用的,如丁香、茴香;对作物真菌病毒病有疗效的,如大黄、烟草;可提炼使昆虫有强烈拒食作用的天然物质的,如川楝、花椒;能影响昆虫激素平衡的,如万寿菊、香茅;使昆虫绝育的,如喜树硷、姜油等。   1、下列对“植物农药”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a.是提炼有毒植物中能有效杀虫的对环境无污染的无毒物质制造的。   b.是提炼有毒植物中多种杀虫有效的天然物质制造的。   c.是利用多种有毒植物的杀虫成分,经过提炼后制造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