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种植体支抗与常规支抗矫正双颌前突的疗效比较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种植体支抗与常规支抗矫正双颌前突的疗效比较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 贵州贵阳 550004
【摘 要】目的:对比研究微种植体支抗与常规口内加强支抗矫正双颌前突的头颅侧位片测量及软组织美学分析结果变化,评价微种植体支抗的效果。方法:双颌前突患者40例,采取拔牙矫治方案,随机分为种植支抗组和常规支抗组矫治。通过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软组织美学分析和比较,明确不同支抗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治疗后种植支抗组患者上下颌切牙切端平均内收 7.18、5.79 mm,上下牙槽突点平均内收3.59、2.83mm,上下唇突点平均内收3.19、2.15 mm;常规支抗组患者上下颌切牙切端平均内收 4.56、4.32 mm,上下牙槽突点平均内收 1.87、1.73 mm,上下唇突点平均内收1.82、1.55 mm,种植支抗组内收效果较常规支抗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结论: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矫正双颌前突及改善软组织侧貌方面优于传统常规支抗。
【关键词】种植体支抗;腭杠腭托支抗;双颌前突
成人双颌前突畸形严重影响美观,矫治的目标是减轻前牙突度,改善侧貌面型。传统的支抗控制手段难以避免后牙支抗的丢失,不能满足需要绝对强支抗的病例。微种植体支抗(micro-implant anchorage,MIA)系统是以骨骼作为支抗力的直接承受者,在矫治双颌前突患者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拔牙间隙内收前牙,改善患者面型,协调磨牙关系,获得理想的治疗结果[1]。本研究比较了两类支抗方式在成人双颌前突矫正的疗效,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及疗效预测提供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安氏I类错颌双颌前突患者40例,采取拔牙矫治方案,随机分为种植支抗组和常规支抗组矫治,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开始矫治年龄18 ~ 28岁。双颌前突患者纳入标准为:,恒牙列,磨牙中性关系,上下颌中切牙唇倾,切牙角小于120deg;,侧貌面中份较突。通过矫治前后 X 线头影测量、软组织美学分析和疗效比较,明确不同支抗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1.2 方法 20例患者采用常规口内支抗加强设计完成治疗,设为常规支抗组。常规采用上颌腭杠+Nance 托,下颌舌弓加强支抗。20例患者采用微种植体支抗(microscrew implant anchorage,MIA)作为支抗辅助正畸治疗,设为种植支抗组,采用苏州市康力骨科器械有限公司自攻型微种植支抗,直径1.5mm,常规选择长度8mm。每位患者均采用4颗种植支抗钉,局麻下切开粘膜植入种植支抗,上颌种植部位为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恒磨牙之间,植入方向与骨面成 40-50deg; 夹角,下颌种植部位为下颌第一与第二磨牙之间,植入方向与骨面成 20-30deg;夹角,术后拍摄牙片确认种植成功。?
1.3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采用0.022英寸(0.56 mm)MBT金属托槽矫治器进行矫治。常规牙列排齐后,应用0.018times; 0.025 英寸(0.46 mmtimes;0.64 mm)不锈钢方丝滑动整体内收前牙,适度摇椅弓控制前牙转矩,通过镍钛拉簧加力,每侧加力为150g关闭拔牙间隙。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和全颌曲面断层片,测量矫正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
研究主要参考平面为 X 平面:即为上腭平面;Y 平面:通过翼上颌裂点 Ptm作 X 平面的垂面。测量线距为:1、上唇突度;2、下唇突度;3、上切牙突度;4、下切牙突度;5、上牙槽突度;6、下牙槽突度,分别为上唇突点,下唇突点,上中切牙点,下中切牙点,Pr点,Id 点至 Y 平面的垂直距离;7、上唇-E线;8、下唇-E线,分别为上下唇突点至审美平面的垂直距离。其中1,2,7,8反映唇部软组织变化,3,4反映牙列变化,5,6反映上下颌牙槽突变化。患者正畸前与正畸后的数据差值作为统计学研究数据,共计8项测量项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支抗组的测量项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种支抗方式对于测量项目的影响,Plt; 0.01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种植支抗组患者上下颌切牙切端平均内收7.18、5.79 mm,上下牙槽突点平均内收3.59、2.83mm,上下唇突点平均内收3.19、2.15 mm;常规支抗组患者上下颌切牙切端平均内收 4.56、4.32 mm,上下牙槽突点平均内收 1.87、1.73 mm,上下唇突点平均内收1.82、1.55 mm。种植支抗组患者在牙列、牙槽突及唇部软组织的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柑橘基地质量管理体系.pdf
- CAD2007入门教程_图文版.ppt VIP
- TSG Z7005—2015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 核准规则_可搜索.pdf VIP
- DB4419_T 24-2024 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服务指南.docx VIP
- 安全可靠分布式事务型数据库技术要求.pdf VIP
- SH3124-2001T 石油化工给水排水工艺流程设计图例.pdf VIP
- 电缆敷设图集 12D101-5.pdf VIP
-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课件.pptx VIP
- 2024新信息科技四年级《第二单元 用编码描绘世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淮北矿业2015年矿瓦斯综合治理“六项指标”考核办法淮北矿业2015年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六项指标”考核办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