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北京文综地理卷读图1回答3题1图中A甲地是中国.DOC

2013年高考北京文综地理卷读图1回答3题1图中A甲地是中国.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高考北京文综地理卷读图1回答3题1图中A甲地是中国

2013年高考北京文综地理卷 读图1回答1-3题。 1.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答案】D 【解析】日出时间的早晚与季节有关系,冬季时北半球纬度越低昼越长夜越短,所以 A选项错误;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才会有极昼极夜产生,中国最北端在53°N 附近,不会有极昼极夜产生,B 选项排除;C 选项最容易出错,中国内、外流区分界线大体从大兴安岭出发,但不完全与大兴安岭重合,黑龙江的上源在大兴安岭的西侧,所以此选项考察细致,学生较易出错,故 C 项错误;D 选项松花江的干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有结冰期,所以会有凌汛现象产生,故正确选项为 D. 2.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答案】A 【解析】A 为正确选项,主要判断依据为图中的高度表。伏旱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B 选项错误;东北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经营方式为国营农场,精耕细作的耕作的耕作方式是对季风水田农业的典型描述,C 项错误;中国的商品棉基地主要是南疆地区、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故排除。正确选项为 A。 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 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此题比较简单,主要考察中国人口迁移的方向。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即可选出正确选项。 ?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图2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读图回答第4题。 4.甲、乙、丙分别位于 ?A.巴西、印度、南非? B.南非、巴西、印度 ? C.印度、巴西、南非? D.巴西、南非、印度 【答案】C 【解析】印度位于北半球,南非和巴西位于南半球,所以印度的种植时间与中国差不多,从图中即可找出甲应该是印度,从而不难选出 C 选项。 ?图3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题。 5.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增加? B.二氧化碳深度降低会使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在夜间减少 【答案】B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先根据图形确定各箭头的含义,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臭氧遭到破坏,会导致减少;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其浓度降低必然导致减少,故 B 为正确选项。可吸入颗粒物增加,阴天的几率增加,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降低,会减少,C 选项错误;雾霾天气污染物不容易扩散,会增强大气逆辐射,会增加,导致温度升高,D 项错误。所以正确选项为 B. ? 图4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4b显示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第6、7题。 6. 图4a中 ?A.比风速大? B.比云量少? C.比气压低? D.比气温高 【答案】 B 【解析】本组题目考察天气系统的知识点。根据等值线的疏密程度可以判断,比的等值线密集,所以比的风速大,A 选项错误;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以晴朗天气为主,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以阴雨天气为主,故比云量少,B 项正确;低压系统,中心气压最低,C 选项错误;位于冷锋的锋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位于冷锋锋后,受冷气团控制,所以比的气温高,D 项错误。所以正确选项为 B. 7.锋通过地的时间可能为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夜间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风向的判断,锋面通过地时应刮偏西风,从图中可以看出12点之前为偏西风,故选 A。如果风向不会判断的话此题易出错。 ?读图5回答第8、9题。? 8.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苏? 湘? 滇?? 新?? 桂?? 内蒙古 ?A. ???????? B. ③④???????? C. ③⑤??????? D. ⑤⑥ 【答案】 C 【解析】本题组较简单,从设问中的峰林可以判断出此地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云南的石林和桂林山水是典型地区,从而不难选出 C 选项。 9.图中 ?A.甲处侵蚀作用强烈?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答案】 C 【解析】丙处位于背斜的顶部,容易受到外力作用的侵蚀,且地势陡峭,易发生滑坡现象。C 选项正确。甲处为流水的溶蚀作用,缺乏判断依据是否为最强烈,A 选项错误;乙处是砂岩,为沉积岩,外力的堆积作用形成,地势降低说明受到外力作用的侵蚀,B 选项错误,丁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