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快速沉积储层测井评价
杜旭东1、徐孝日1、阎久军2,刘波’
(1.中油测井技g.mt务有限责任奢司:2.ch-ooc;3.大庆采油一厂)
摘要:快速沉积造成岩石颗粒细、厚度太.成熟度不高,矿物组分复杂,地层相交快,流体排泄不畅,
地层非均质性强,横向连同性羞,形成多套高压油水系统等特点,决定油层低阻、压力复杂、油水识别困难.
本文在岩心分析数据和试油试采资料的基础上,从岩性、物性、古油性等角度分析储层特点,揭示低电阻成
因.进面对储层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别的储层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在认清储层特征的基础上,确立处理
解释模型和参数,采甩最优化解释技术、综合乖』用多条曲线特征分析和计算储层参数.并利用岩心分析和试
油来校正评价模型和参数。对于由于异常高压带.采油造成压力亏空等问题造成的油气评价困难,则利用自
然电位曲线、井径等综合信息,识别压力亏空层。以准确判别产层。
关键词:快速沉积;束缚水饱和度:低电阻率;压力亏空
一、油田概况及测井评价难点
X油田为背斜背景下的构造、岩性双重控制油藏。含油层系一般超过2000米,储层为
上新世河流三角洲和浅海相硅质碎屑岩地层。油田所在盆地沉积以快速沉降、快速充填为特
征,快速沉积造成岩石颗粒分选差、磨圆差,
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比较低。孔隙结
构复杂,且岩石颗粒细,粘土含量高,储层
束缚水含量高、残余油含量高,可动流体含
量较低。地层非均质性强,横向连通性差,
纵向上存在多套油水系统及压力系统;沉积
速度快,且储层渗透率低。造成孔隙流体排
出速度跟不上上覆压力增加速度,地层异常
高压。
快速沉积的储层导致了测井评价过程
中存在两个难点。第一,油层电阻增大率通
常小于3,油层电阻率较低,平均3-6欧
姆·米,水层电阻率值平均2-5欧姆·米。
圈1左侧为X9并曲线图,x211-x246.5米和
m,,d,水12
)【314.5-x334米合试,产油85
m3,d,电阻率3欧姆·米左右。图l右侧为 图1典型油层和水层测井图
)【7井曲线图,x420-x454米台试,产水55m3/d,电阻率也在3欧姆·米左右。第二,地层快
速沉积,造成地层流体排泄不畅,导致地层异誊高压:且由于深度开发区存在压力亏空现象,
压力正常层与压力亏空层的电性差别不大,区分产层困难。若在开采过程中不加以区分,则
易形成倒灌。因此从岩性、物性、含油性等角度分析储层特点,揭示低电阻成因。进而对储
层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别的储层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在对储层特征分类的基础上,确立
处理解释模型和参数,采用最优化技术计算储层参数,并利用岩心分析和试油来约束和校正评
价模型和参数。
二、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
1.岩性
x油田储层的岩性主要为火山碎屑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其中粒径小于O.25ram
的占90%以上,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其含量约占60%,泥质含量范围为10.19-28.4%,
1.9%。
碳酸盐岩含量范围为4.28—1
据铸体薄片分析,砂岩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矿物组份中石英平均占10.9%,长石平均
占31.58%,火山碎屑平均占49.16%.填隙物平均占12%。因此,岩石成分成熟度低。
发丝状、絮状充填在孔隙和喉道中,致使储层砂岩孔隙度、渗透率极大降低,束缚水含量增
加。
表i粘±类型统计表
名称 蒙脱石 伊利石 高岭石 绿泥石
平均比倒 89.4S% 4.85% 2.45% 3.25%
岩石胶结致密、硬到坚硬。分选性中到
差。磨圆度为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及
圆状,以次棱角状为主。颗粒支撑,点.线
接触,钙质和泥质胶结。因此,砂岩结构成
熟度低。
2.物性
根据常规物性分析结果,可以判断该油
田储层属于中孔.低渗透。储层孔隙度变化
范围7.5-27.3%,主要在18.23%jL间,储层
渗透率变化范围0.0327-326mD,主要在
lO—IOOmD之间。
孔隙类型以粒间孔隙为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