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1PPT
记叙文阅读 考点: 一、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三、理解文中重要句段作用。 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五、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七、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八、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九、体验作品的形象和情境,拓展作品的主旨和内涵。 针对考点,对写人叙事的一般记叙文的阅读,主要掌握以下几点: (一)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 (二)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 (三)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内容的把握 记叙文定义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的阅读步骤 1、阅读全文:运用“六要素”知识,对文章内容、作者思路等有一个全面感知。 2、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 3、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4、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意关键句、主旨句、抒情议论段。 5、认定补充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对所做答案进行认定、补充。 四、做阅读,问自己三个问题: 1、写了什么?即文章内容。 2、怎么写的?即运用手法。 3、为什么写?即中心主题。 五、三种常用方法: 1、“搬家法” 2、“糖葫芦法” 3、“挖井法” 答案在文章,可用直接摘抄、概括 提炼段义,概括答题。【议论文的找分论点题;说明文概括说明对象特征;记叙文概括情节或内容】 抓住关键词句,探究深层含义,找寻中心思想。 【理解题目、赏析语言、探究主题】 记叙文复习---理清脉络,概括内容 1、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具体事物,才能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 线索类型: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线索大致分六类: 人线:以某一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 《我的叔叔于勒》 物线:以某一具体事物为线索。如《羚羊木雕》 事线: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变色龙》 时线:以时间推移。《登上地球之巅》 《藤野先生》 地线:空间变换为线索。如《藤野先生》 感情线:以情感变化为线索。如《荔枝蜜》 《紫藤萝瀑布》 见闻线: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孔乙己》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线索”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是文章的纲。 ①文章的标题 ②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 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记叙文复习---理清脉络,概括内容 1、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方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果】的句式概括 如何赏析文中的句子 1、从用词的准确传神巧妙 【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参见全品102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修辞的作用) 3、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 4、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5、从该句在文中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前后照应、画龙点睛……) 记叙文复习二:品味词句,赏析语言 修辞方法及作用 (1) 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表达了作者(人物) …情感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9、上台领奖,没有其名,校长暴怒,同学嘲笑。(2分) 20、渲染气氛,为下文写他被同学捉弄而上台领奖的情节作铺垫。(2分) 21、对班主任的疏忽深感遗憾,并流露出不满和埋怨。(2分) 22、暗示他作为班主任就更应该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2分) 23、对班主任心怀感激,为自己未理解他的良苦用心而愧疚。(2分) 24、是一个机智、善良、宽容的人(或:有丰富的教育经验,能呵护学生心灵的好老师)(能答对其主要品质即可)(2分) ?1.这个交待表明“我”原本并不坏,成绩也好,为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