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活性碳为载体之光触媒的制备与特性研究-NationalKaohsiung
工程科技與教育學刊 第三卷 第一期 民國九十五年三月 第 69 ~75 頁
以活性碳為載體之光觸媒的製備與特性研究
李安成、林榮顯、黃建程、吳宗翰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
E-mail : lac@cc.kuas.edu.tw
摘 要
本研究是以活性碳做為光觸媒(TiO )的載體,利用活性碳之高吸附能力,將有機污染
2
物質吸附於活性碳之表面與孔道中,再藉附著於活性碳上的光觸媒(TiO ),於紫外線照射下
2
所產生之電子-電洞,將有機污染物質有效分解,藉以探討以活性碳為載體之光觸媒的光催
化特性,希望能找出高分解效率之光觸媒,以解決目前日益嚴重之空氣污染與水污染問題。
在本研究首先以溶膠-凝膠(sol-gel )法製備奈米級的二氧化鈦,再將其均勻分散於水
中,並將活性碳含浸於二氧化鈦的水溶液中,使二氧化鈦能均勻附著於活性碳中,並採用 SEM
觀測吸附二氧化鈦之活性碳,以了解二氧化鈦在活性碳上分布的情形,並以 XRD 觀測吸附後
之二氧化鈦之結晶型態是否有改變;實驗結果顯示,二氧化鈦在活性碳表面分布的相當均勻,
且吸附後之二氧化鈦仍然以銳鈦礦晶型存在。
最後採用本研究所製備之二氧化鈦/活性碳、石原公司所提供之奈米級二氧化鈦與活性
碳,於紫外線照射下分解水中的甲基橙,進行光催化特性的探討;實驗結果顯示,活性碳對
甲基橙僅有吸附能力而不具分解能力,石原公司所提供之二氧化鈦對甲基橙分解能力相當
差,於實驗期間幾乎沒有反應,本研究所製備之二氧化鈦/活性碳對甲基橙不僅能迅速吸附且
能有效地分解,所呈現的效果遠比兩者單獨使用之加成效果大。由實驗結果顯示以活性碳為
載體之光觸媒是值得開發的途徑,且有可能成為新一代之高效能的光催化劑,本研究團隊將
再針對此研究的一些缺失進行改進,期望能製備出一種能商業化之高效能光觸媒,以解決日
益嚴重之污染問題。
關鍵字:二氧化鈦、光觸媒、光催化反應、活性碳
I. 前 言
隨著科技不斷的進步,空氣污染、水污染的問題也日益嚴重,尤其是電子產業、半導體
Received : Mar. 25, 2006
©2006 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ISSN 1813-3851 Accepted : Mar. 27, 2006
70 李安成、林榮顯、黃建程、吳宗翰
產業所採用之有機溶劑,對人類健康與生物生存環境產生潛在之重大危害。例如二氯甲烷係
一種極佳溶劑且性質穩定,廣泛應用做為萃取溶劑、照相底片塗膜溶劑、清潔溶劑、油漆配
方溶劑、氣膠配方溶劑…等;若使用過後不加以回收,任其飛散於空氣中,而被人體吸入,
將於人體內分解形成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所產生之一氧化碳極易與血液中的血紅素結合,
形成氧化碳血紅素(Carboxyl-hemoglobin ),影響血紅素運氧功能,造成心臟與血管之各種病
變,尤其對原先已患有心血管疾病者的危害更甚[1,2] 。因而近年來有機污染物質的問題已引
起環保團體與相關單位極大的重視,除了積極從事低污染製程和產品的研發外,還有對有機
污染物質分解的處理投入相當多資源。
目前處理有機污染物質的方法大致上有吸收法、活性碳吸附法、冷凝法、熱焚化法、觸
媒焚化法與生物分解法等;其中吸收法、活性碳吸附法會產生大量液態、固態廢棄物,造成
二次污染的問題;冷凝法與生物處理法則有處理效率不佳的困擾;熱焚化法則需採較高溫度
來破壞有機污染物質,因而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對於處理低濃度之有機污染物質較不符合
經濟效益;觸媒焚化法雖可於較低溫度下以較短之滯留時間來處理有機污染物質,但實際應
用於室內作業環境,其操作溫度仍嫌過高,且在焚化過程,觸媒可能發生燒結或中毒現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