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水美 底拖萤光网在光周期中捕捞甲壳类的效应比较
底拖萤光网在
光周期中捕捞甲壳类的效应比较
方水美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361012)
摘【要】萤光网对不同甲壳动物有不同的捕捞效果,并随光周期变化而发生变化。萤光网对
不同种的最有利捕捞时段虽不相同,但较多是在夜间的低照度下,早晨和黄昏处于增产不稳定状
态。比较试验结果 萤光网捕捞虾类显然比捕捞蟹类更有效;白天作业时,萤光网线面积应比夜间
时大;捕捞蟹类时,萤光网线用线面积必须大于捕捞虾类时。这与不同虾、蟹种的视觉性能、视觉
运动反应特点、生活习性、行为特征等是相吻合的。
关键词 底拖萤光网、光周期、甲壳动物、奴应变化、_’一二)
对于甲壳动物的ERG(视网膜电图)敏感性及视觉运动反应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其结果
是较多的虾类有两种视感系统,而蟹类一般只有单一的视感系统。不少研究显示,甲壳动物的
ERG振幅或视神经纤维的发放或视网膜屏蔽色素的迁移,呈现明显 的或一定 的昼夜节
律17〔,18,19.20.21]。杨雄里等112,1,还证实,ERG敏感度的昼夜节律性在蟹类中存在,其振幅因种
而异,并提出蟹视网膜电图昼夜节律控制的模式。柴敏娟,郑微云(199()年)则发现,日本对虾
和三疵梭子蟹的ERG特性无昼夜节律性。此外,甲壳动物对视野内移动 目标反应也有两种表
现形式:一种是眼柄的颤动反应(Optokineticresponse),另一种是全身性的视觉运动反应(Opto-
motorresponse)。周仕杰、何大仁(1987年)的研究表明,中国对虾视觉系统对物体的感觉能力
与环境照度有密切关系。然而,在自然环境光照变化条件下,应用人工水下光源对海洋动物刺
激的昼夜捕捞试验报道仍属少见。
本文利用近年来萤光网线在拖网上应用的试验资料,分析了光周期下萤光网对甲壳类的
捕捞效应变化,并试图探讨其视觉能力随昼夜而变化的规律。文中,装有萤光网片的网具称萤
光网(A),未装的称对比网(B)o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取自1991年4一9月、1993年2一9月、1994年7一8月、1996年 12月一]997年 10月,单、
双拖网上应用萤光网线的对比试验资料。试验在闽南渔场水深20一60m,底质泥沙 、砾石。萤
光网和对比网的网口周长50一90m,网口最大网目80-340mm。参加试验渔船的总吨位40-
48t,主机功率147一220.5kW。同年试验各试验组内的各种试验条件均相同。
试验用的萤光网线由东海水产研究所研制。使用网线规格PE40tex-10x3,13x3,15x3,
中国水产找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
光谱峰值525nm,发光亮度7.2x-Z/0de1 甘。一次激发后发光延续时间约2.5小时(指鱼眼能
见强度)。
萤光网线编织在网盖及网袖部分。单拖试验用网线面积为118澎,21.5扩18.5砂、
14.5扩、1o.2,双拖试验网用线面积为6.6扩,29..
二《)方法
1.种类 本试验记录出现的主要蟹类有拥剑梭子蟹、红星梭子蟹、善泳摒和斑纹摒等5个
种,虾类主要有扁虾、日本对虾、哈氏仿对虾、须赤虾、中华管鞭虾等5个种,后3种虾因分种不
够细,归为其他虾类。
2.时间划分 为了解日周期不同时程上的捕捞效果,本研究统一划定,早晨(0500--
09:00),昼间(09:00一17:00)、黄昏(17:00一20:00),夜间(20:00一翌日05:00)。因双拖试验采
用是轮流放网的方式,虾、蟹类出现较少,仅按实际出现虾、蟹类的网次,并在昼间和夜间各选
取(A网和B网)1个网次作为对比数据。
3.f.计 根据渔民生产现场观察渔捞记录统计
增(减)产率二{(A网一B网)/(B网)}x100%
增(减)产比二{[A网增(减)产次数〕/(试验对比总次数){x100%
以增(减)产比、增 减〔)产率作为主要指标,综合比较萤光网对不同种的捕捞效应。
二、结 果
(一)呈夜的时间进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