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心算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珠心算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珠心算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课题组 第一章 “珠心算”教学的起源发展 “珠心算”又称珠算式心算,它是运用珠算原理进行心算的一种方法。因此,说到它的起源,自然要从珠算说起。人类利用工具进行计算是一大进步。我国早在周代就有了“算筹”。所谓“筹”,就是一般粗细、一般长短的小竹棍。这种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方法叫“筹算”。当以“珠”代“筹”时,便有了“珠算”。珠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它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据考查,“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末年徐岳所著的《数术记遗》一书。北宋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中的药铺柜台上就放着一架算盘,可见当时珠算已在社会上普遍使用。中国漫长的珠算文化历史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珠算文献,使珠算教学历代相传、惠播中外。新中国成立后,珠算得以改进提高,如“空盘前乘”、“滚乘法”、“一除得众商”等等珠算新方法的创立,对于提高运算速度起到了有效的作用。浙江省慈溪市的“珠心算”教学就是在继承中国珠算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82年4月,慈溪县潭南公社省塘头小学的珠算兴趣小组在徐思众老师两年多的辅导后,学生掌握了“珠心算”,计算时脑子里出现一面算盘(详见1992年11月22日《中国教育报》)。徐思众与慈溪县教育局教研室柴国勇老师一起分析研究,并与宁波市(当时称为宁波地区)教研室陈支山老师共同商议,把这种心算方法取名为“珠脑结合计算法”。 该年,在地县两级教研室和珠算协会的指导、支持下,他的学生在宁波地区第二届小学生珠算技术比赛中荣获个人全能第一名。以后,他的学生多次荣获全国小学生珠算通讯赛第一名。1984年8月,他的学生在宁波与中国银行的计算器操作能手比赛获得胜利,8月27日的《宁波日报》第一版发表了特写《红领巾绝技惊四座——六位珠算小能手鏖战计算器》,轰动了宁波。1985年7月,他的学生参加了中日少年珠算科技夏令营,徐群锋、许丽明在加减珠算和加减心算这两个项目中分别以170分、140分和170分、160分的好成绩荣获中国方两项第一名和两项第二名,获得日本珠算史研究会颁发的二等三席和三等六席的奖状、银牌,战胜了被称为“中国神童”的山西选手贾迎芳等,慈溪珠算名声鹊起。1986年,参加全国珠算优秀选手比赛经验交流会时,徐群锋通过与成人的角逐,荣获加减算第二名的好成绩,被授予“全国优秀选手”称号,徐思众在会上作了题为“算盘式脑算加减启蒙训练法”的学术报告。该年10月,他出席了全国珠算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交流了“算盘式脑算教学法”的学术论文。 鸣鹤镇中心小学早在1973年就开始“三算结合”教学实验,一直到1979年因全国使用统编教材而中断。1983年,慈溪县教育局教研室王庭芳老师建议该校继续坚持这项实验。叶善昌校长很快接受了这个建议,当年就在一年级103名新生中进行“三算结合”教学,以后逐年发展到全校18个班。1984年,由陈支山和柴国勇两位老师提倡,该校成立了课外珠算兴趣小组,由陆长森老师任教练。1985年起,由王卫达老师任教练。该校培养的神算子多次参加各类大赛,多次刷新全国纪录,获全国比赛金牌37块,省级比赛金牌85块。1988年2月5日鸣鹤镇中心小学沈洋等5名小学生应邀参加了浙江省珠协与浙江电视台联合举办的“西子杯”珠算式心算表演现场直播。1988年7月应浙江省珠算协会邀请,由王卫达、柴国勇两老师带队的4名小学生在杭州参加与“日中友好珠算学生交流团”举行的友谊赛,击败日本珠算十段、九段高手,囊括全能前4名。同年10月,沈洋等5名小学生代表浙江省队参加全国南昌珠算邀请赛,荣获团体第二名,比团体冠军吉林队仅少1块奖牌。从此,拉开了慈溪摘取珠算、珠算式心算辉煌战果的序幕。1989年8月,参加在长春市举办的国家青少年珠算集训队选拔邀请赛,夺得了除算以外的6项第一。1990年7月,参加在太原市举行的国家珠算集训队选拔赛,共选拔队员15名,结果该校8名、慈溪市共11名学生入选,总成绩第一到五名均为该校学生。 1986年,由慈溪县教育局教研室柴国勇与陈支山、邱惠芬、王卫达、徐思众等老师承担的“珠算式心算训练试验”被列为浙江省普教科研课题。高王乡中心小学周利民、掌起镇中心小学陈兴国等老师也积极开展“珠心算”教学。1987年12月《“珠算式心算”训练试验报告》获得了浙江省教委颁发的1986——1987年浙江省普教科研论文优秀成果二等奖证书。以后,慈溪市教委教研室历届主任姚国辉、孙春涛、鲍旭明在市政府、市教委的领导下,主持这项成果的推广工作,组织教研员和有关教师深化这项实验。1988年,柴国勇、王卫达撰写的《珠算式心算教程》在《浙江教育》杂志分4期连载,1989年,徐思众等编著的《珠算式心算技术》和《新编珠算》分别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1991年7月,鸣鹤镇中心小学珠算式心算教学研究成果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