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钻井液技术新发展
正电性钻井液现场试验 入井试验 乳化石蜡加入前后钻井液性能表 按循环周慢慢加入100KgDS-301。加入前钻井液的全烃值为0.15%,1.5个循环周以后钻井液的全烃值最大达到0.17%;钻井液的漏斗粘度增加2s,PV、YP有微增的趋向。 从对比实验中发现:加入DS-301后钻井液的瞬时失水增大但钻井液的API失水没有太大的变化。 正电性钻井液现场试验 应用效果 (1)钻井液包被抑制性强、钻屑成型度好、棱角分明 大古1井二开钻屑照片(3543m) 正电性钻井液现场试验 (2)短起及起下钻极为顺利、无任何阻卡现象 大古1井平均机械钻速与大涝坝临井对比 大古1井区域探井二开平均机械钻速3.64m/h,三开的平均机械钻速1.50m/h,与大涝坝地区临井5口开发井的平均机械钻速3.9m/h、1.66m/h相当; 大古1井全井无井下复杂事故,完井作业顺利,电测成功率100% 正电性钻井液现场试验 (3) 钻井液抗污染能力强、成功穿越多套纯石膏层和高压盐水层 大古1井二开钻遇了两层高压盐水层,分别是:4746~4748m、4859~4860m;钻遇三套纯度较高的石膏层:4754~4756m、4800~4802m、4820~4822m,纯石膏含量达到50~70%,钻遇具有明显膏侵的井段长达1200m。 三开钻遇了两套高压盐水层、四开钻遇了一套高压低渗的盐水层,由于钻井液的抗污染性强,没有对钻井液的性能产生大的影响。尤其是在4514m进入大段的膏质泥岩以后,振动筛处也返出了大量的白色石膏,由于成功应用了正电性钻井液体系技术,钻井液性能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正电性钻井液现场试验 (4)井径极为规则、井身质量优秀 二开 最大井径353mm, 最小井径278mm, 平均井径扩大率5.77% 三开 最大井径261.47mm, 最小井径209.88mm, 平均井径扩大率为3.32% 正电性钻井液现场试验 (4)井径极为规则、井身质量优秀 大古1井井径扩大率与大涝坝临井对比 * * 钻井液技术新发展 主要研究成果 气液转换润湿反转隔离液技术 正电性钻井液技术 海相地层恶性漏失防漏堵漏技术 气体钻井反向承压堵水技术 井壁稳定技术设想 中石化气体钻井技术应用情况 一、气液转换润湿反转隔离液技术 2006年川东北工区应用空气钻井21口,钻井总进尺40286 m,占2006年钻井总进尺的30%,平均机械钻速7.13 m/h。2007年截止到4月30日,共有12套空气钻设备在川东北应用,应用气体钻井19口,累计钻井进尺41793.55 m,占钻井总进尺(65987.16 m)的63.33%,平均机械钻速6.54 m/h,最高机械钻速22.79 m/h。 (1)元坝1井提前转换,之后划眼3.66天; (2)元坝2井气液转换后划眼12天左右; (3)普光6-3井恢复钻进时间用时10.4天; (4)普光5-2、普光D-3井泡沫钻井壁垮塌严重; (5)河坝2井地层出水转泡沫,井眼失稳转泥浆; (6)马1井井塌卡钻、老君3井等因此中断空气钻井。 总之:气体钻井完成后转换为钻井液钻井时,井壁失稳现象普遍存在。 (一)气体钻井气液转换井壁稳定问题 (1)气体钻井过程中,井筒内气柱压力低于地层压力,处于一种欠平衡状态,伴随着空气锤或钻头的震动,在井壁周围产生或加剧了微裂缝的发育; (2)气体钻井后替入水基钻井液,井壁没用致密泥饼的保护,井浆中的自由水将通过地层孔隙、裂缝,大量而迅速地进入地层; (3)泥页岩地层水敏性强,易水化膨胀失稳垮塌; (4)钻井液冲刷也加剧了井壁不稳定性。 (二) 气液转换井壁失稳原因分析 开发稳定的气液转化前置隔离液体系(作用机理); 优选强抑制性防塌钻井液体系; 井壁稳定(空气钻井过程中,气液转换后)__润湿反转剂 地层出水__反向承压堵水 在替入钻井液之前首先注入一定量的润湿反转隔离液,同时附以强抑制性防塌(正电性)钻井液体系地技术措施,两者结合行成一整套气液转化井壁稳定技术和配套工艺。 (三) 井壁稳定问题技术对策 已完成施工的6口井 1 、 P301-4井 2 、 P204-2 3 、河坝102井 4 、元坝五井 5 、普光12井 6 、清溪3井 (四)现场应用效果简介 近日将施工的井: 新11井 普光P301-4(P6-4)井是位于四川盆地川东断褶带黄金口构造带普光构造上的一口定向开发井,设计井深5737m(垂深5439m)。 该井二开按照设计使用了空气钻井,进入须家河二段顶部后转换为氮气钻井方式。2007年1月6日钻至井深3686m雷口坡组地层出水,决定实施气液转换。 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