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穴位选择规律探讨.docVIP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穴位选择规律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穴位选择规律探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穴位选择规律探讨 孙素红1 张宏生2(通讯作者) (1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柳州 545005;2 柳州市工人医院 广西柳州 545005)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081-02 中医没有糖尿病的病名,通常归之于消渴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按照症状特点往往归之于痹症或痿症,中医治疗中除中药外,中医外治法应用针刺、艾灸、温针、电针、穴位离子导入、穴位注射等多种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对于其发病机理没有很好的理论解释和依据支持。笔者拟从目前大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穴位选择的研究中筛选出有效地组穴,并初步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 为了从大量有效的研究归纳出有效组穴,使入选的研究合理可靠,特将近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按固定组穴、主穴加配穴、上肢穴或下肢穴、循经治疗、单穴治疗等进行分类,并探讨其应用价值。 1 固定组穴 秉承中医药辨证施治的原则,从痿症和痹症的机理出发,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并有针对性的使用补肾温阳通络、固本培元,疏通经络,祛湿化痰、等疗法,选择固定穴位,使得研究的可行度与可操作性增强,是目前研究的主流。张晨光等[1]采用针刺补肾温阳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主穴分甲、乙两组,甲组取七椎夹脊、肾俞、九椎夹脊、十一椎夹脊;乙组取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针刺治疗后患者症状群改善率分别为74.3%~95.3%不等,对发病率最高的疼痛及麻木的改善率高达95.3%和91.3%,说明针刺治疗对DPN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是令人满意的。治疗后NCV的升高呈显著性,其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提高尤为明显,说明针刺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是肯定的,而对感觉神经的作用优于或早于运动神经。李永方等[2]在电针治疗4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中,选穴:主穴分两组:仰卧位取气海、关元、丰隆、三阴交;俯卧位取脾俞、肾俞、环跳、飞扬。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6%,均优于对照组(Plt;0.05)。何乐中[3]对28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取穴:第1组:肾脑、气海脑、次骼、秩边、委阳;第2组:气海、中极、横骨、大赫、阴陵泉、三阴交。治疗后总有效率92.8%。周君等[4]采用穴位注射与肌肉注射弥可保相对比,治疗组45例采用穴位注射,取穴: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血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lt;0.05)。王焕英[5]采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DPN 112例。针刺取穴曲池、合谷、内关、足三里、太溪、委阳、三阴交,并用自配贴敷膏贴双侧脾俞、肾俞、大椎,结果总有效率为97.32%。张旭颖等[6]在针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选用针刺双侧太冲、侠溪、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梁丘、血海等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总有效率为87.5%。李佩芳[7]等选取曲池、委中、三阴交、十二井穴应用刺络放血治疗DPN。结果显示刺络放血对DPN患者肢末的疼痛、麻木、肿胀、痉挛、无力等症状有较好的恢复作用,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CV及正中神经SCV均有明显改善(Plt;0.05),且对血液流变学的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亦有改善作用(Plt;0.05)。认为刺络放血除陈出新,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气血,协调虚实,调整脏腑功能紊乱,使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恢复正常,有利于末梢神经的修复,改善其功能。宋颖[8]采用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2例。取关元、脾俞、肾俞、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解溪、内庭。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3%。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有明显提高(均P<0.01)。 2 主穴加配穴 从改善糖尿病病人的内环境出发,去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诱因,再根据病人基本情况,有选择的选用针对上肢或下肢或其他临床症状的一种疗法,符合临床辨证施值的习惯,但是,由于配穴选择不同,影响实验数据的可信度,同时加大可重复性的难度。袁振涛等[9]在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9例研究中治疗组主穴取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胃俞、胰俞、肺俞、肝俞、肾俞、丰隆、阳陵泉、关元、气海等。随症配穴:上肢取肩髃、肩贞、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取髀关、伏兔、梁丘、内庭、陷谷。手足麻木重者加八风、八邪或配合梅花针扣刺局部;有瘀血者加血海、膈俞。治疗后总有效率87.5%;与对照比较Plt;0.05。邱有法[10]在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中,治疗组同时配合针刺治疗,主穴取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