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皮髓核旋切减压与臭氧溶核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皮髓核旋切减压与臭氧溶核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范玉红 廉璐琛 翁育红 苏启超
秦皇岛市第三医院 河北 秦皇岛 066001 作者简介:范玉红(1979-),女,河北省秦皇岛市人,主管护师,本科,儿科、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科护士长.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35-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骨科医生长期坚持开窗减压或椎板减压的思路,但很难被病人所普遍接受;经皮穿刺髓核旋切减压术为我们开拓了新的减压思路,单纯的经皮穿刺旋切减压术只能通过穿刺套管针进行工作,减压力度有限. 自2009 年起,我们在单独采用Dekompressor髓核旋切减压术的基础上联合臭氧椎间盘内、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3年3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0例,年龄38~75岁,平均53.7岁,男74例,女56例,病程3个月~3年,平均18个月.突出间隙:其L4/5椎间盘突出58例,L5/S1椎间盘突出63例,L4/5、L5/S1双间隙突出9例.病例入选标准:具有典型的坐骨神经痛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CT,MRI)三者一致,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1],均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病变椎间盘高度>50%正常椎间盘高度.
1.2 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于CT 检查台上,腹部垫薄枕,根据CT 图像,拟定穿刺层面及穿刺路径,标记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将1.5mm (17G)Decompressor引针自标记点经皮肤、安全三角区、小关节外缘缓慢进针, 使穿刺针的尖端顺利进入髓核,CT扫描确定针位置.穿刺成功后,退出针芯, 置入Decompressor钻头,打开旋切器把手上的电源开关,以0.3~0.5cm/s的速度推进钻头至预设刻度,往返旋切髓核,完成一个旋切通道.根据突出物的大小及症状的轻重,可重复上述过程,产生2~4个旋切通道,旋切器每次连续运转低于15s,总运行时间为1~5min.旋切结束,退出钻头,经引导针向盘内注射50ug/L臭氧5~15ml,再次CT扫描了解盘内、硬膜外间隙及椎旁间隙臭氧扩散情况.最后拔针.穿刺点压迫5min左右,贴无菌敷料.患者均术后卧床休息72h,术日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1d.出院后静养3周,3个月内禁止负重及参加剧烈活动.
2 护理配合2.1 术前准备 此手术需用CT机定位,手术应按无菌手术间要求对CT室严格消毒.核对患者,备俯卧位体位垫.手术选择的麻醉方式为局部麻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一手直保持清醒状态,要提前与患者作有效的沟通:介绍手术的原理、流程、注意事项等,以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 用物准备包括Decompressor髓核旋切器;臭氧仪,开机预热,调节至取气状态备用;2%利多卡因等. 2.2 术中配合 常规监测心电图、SpO2、血压,建立静脉通道.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体位垫,拉伸椎体间的距离,有利于进针;安置患者体位时应注意胸部悬空,防止影响呼吸.双手自然放松于头侧,注意俯卧时易受压部位的保护,如有不适,则及时调整,足部垫软枕悬空.CT 定位,记号笔作标记.此手术为无菌手术,术中应严格监督术者的无菌操作.旋切操作每15秒钟要及时提醒术者关闭旋切刀电源一次,稍作停顿后再进行第二次旋切操作,预防电机过热以并保护刀头.臭氧的浓度根据手术医生的需要设置,常用的浓度为50ug/ml,剂量为5~15ml.须注意的是首次取出的臭氧要弃去,因为此时所取的气体不纯,达不到治疗所需浓度,取第2次的使用.弃去的臭氧应注入盐水中,防污染.推注臭氧时询问患者感觉,严密观察心电、血压、血氧监护,一旦出现较大波动时立即向医生报告,做好应急准备.
2.3 术后护理 手术完毕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术后是否出现腹胀、便秘,是否出现排尿困难,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病情恢复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常规指导.鼓励患者术后早期做腰背部及下肢肌力训练,如:5点支撑、3点支撑、燕飞式功能锻炼.指导正确的坐姿,避免久坐久站,术后4~6周佩戴腰围;注意腰背部保暖;合理饮食,提倡高蛋白、高纤维、高钙饮食,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 术后3个月内避免负重,保持乐观积极心态,定期复诊. 3 结果 130例患者按上述方法治疗并随访12个月.根据改良的MaeNab 疗效评定标准[2]:优:症状完全消失,恢复原来的工作和生活;良:有轻微症状, 活动轻度受限,对工作生活无影响;可:症状减轻,活动受限,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差:治疗前后无差别,甚至加重,需进一步手术治疗.其中优104例,占80%;良13例,占10%;可8例,占6.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经桡动脉路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分析.doc
-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的护理.doc
-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doc
- 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doc
-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doc
-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止血方法选择.doc
-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护理进展.doc
-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的护理.doc
-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400 例的疗效浅析.doc
-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的临床评价.doc
- 经皮骶髂螺钉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对比研究.doc
- 经皮锁定桥接钢板技术与带锁髓内钉技术治疗复杂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应用.doc
- 经皮黄疸仪在高胆红素血症的应用体会.doc
- 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对比.doc
- 经盲肠导管造瘘术在新生儿回肠闭锁中的应用.doc
- 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分析研究.doc
- 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诊断肛周脓肿的临床价值分析.doc
- 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doc
- 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直肠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的价值分析.doc
-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结合血清PSA浓度、FPSATPSA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