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铜器一古代灿烂的青铜文化
青铜器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人类文明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勤劳智慧的古代
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青铜文化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中国在青铜冶铸史上的起步稍晚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尼罗河
流域的古代埃及,但是它创造出的奇迹却是世人有目共睹的:气魄宏伟的司母戊
方鼎;构思巧妙、形象逼真的莲鹤方壶;音域宽广、音律准确的曾候乙编钟;富
有民族特色的爵、觚、鼎、盨等,再配以中国古代常用的饕餮、龙凤、夔纹等纹
饰,无不显示了古代艺术工匠的独具匠心和这个东方古国独特的风格,使中国青
铜器成为世界青铜冶铸史上的奇葩,绽放着绚丽夺目的光彩。
一 古代灿烂的青铜文化
说起青铜文化,首先要从红铜说起。因为从生产工具的发展看,在石器时代
和青铜时代之间还有一个铜石并用时代。但这时的铜并不是青铜,而是红铜。它
外观呈红色,是没有经过人工合成的自然铜。由于它质地软,发现数量又少,所
以在生产劳动中没有取代石制工具而普遍使用。
青铜器真正脱离石器时代进入金属时代,是从人们掌握熔铸术以后冶铸青铜
开始的。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因为它颜色青灰而称为青铜。它硬度高,熔点
低,便于铸造,所以能够广泛地运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使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这就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青铜器中国的铸铜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古传说中曾有黄帝战蚩尤的故
事。相传约五六千年前,炎帝部落与九黎族为争夺黄河流域沃土而发生激战。炎
帝败而向黄帝求救。但由于“尤以金做兵器”,黄帝也败下阵来。后来黄帝巧设
水阵,终于打败蚩尤。除此以外还有“黄帝铸鼎”、“禹铸九鼎”的传说。虽然这
些都是传说,但至少说明早在夏代以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冶铜了。在我国迄今发
现最早的一块铜片,是在临潼姜寨发现的。由此更证实,早在仰韶文化的年代,
即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已经能够冶炼黄铜。
公元前 21 世纪,我国原始社会瓦解。人类进入了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
会。《左传》里的“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
为之备”。这说明在当时各地都能冶炼较好的青铜,并作为贡赋献给夏王朝。这
时铸鼎已具有简单的纹饰。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青铜铸造的小
刀、铃、鱼钩、镞等,说明这时的青铜器铸造工艺还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比较粗
糙。据测定,二里头文化的年代相当于夏代,也就是说夏代青铜器的铸造仍处于
初级阶段。尽管如此,也为以后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我国的青铜冶炼技术和制造工艺在商代(约前 16—前 11 世纪)才取得了较
高成就,集中反映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和时代特点。郑州二里岗文化是其前期
(约前16—前 14 世纪)的代表。它是源于二里头文化并在其基础上有了很大发
展,无论是器类上还是数量上都比前期有所增多。青铜礼器除爵以外都是先前没
有的,礼器还多是成套的。这表明国家机构正在向前发展。花纹以兽面、动物纹
为主,少数有连珠纹、涡纹配列。另外这时的青铜器都没有铭文,大概是由于真
正文字尚未发见的缘故。商代后期(约前14—前 11 世纪)是我国古代奴隶社会
发展期,社会分工更细了,达到了铸造的高峰。这时青铜器种类繁多,各类青铜
器制作得挺拔、稳重、秀美,足以表现劳动人民的充分创造力和才能,同时也反
映了贵族生活多方面的复杂要求。花纹繁缛,主纹底部的空隙处又加刻一层纤细
匀密的云雷纹以为衬托,甚至主纹底表层的空白都经过补加雕刻,成为三叠层花
纹,看起来格外华美。另外,这时已能准确地掌握铜锡合金比例,这是长期经验
的总结,是不平凡的创造。分铸法的采用更开创了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范铸技术。
与商代前期的无铭时期相比,晚商文字滋乳已多,成为有铭时期。这时铭文简单,
只有三字、五字。铭文是器物的附属品,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代表了商代青
铜业的最高水平。
青铜器西周(约前11—前8 世纪)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为了
维护其统治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和礼乐制度,使青铜礼乐器的发展十分迅速。西
周初期(约前11—前 10 世纪中叶)的青铜器铸造继承了晚殷铸造的遗风,并在
此基础上于后期逐渐形成周人自己的风格。这时铸造地域分布比商代更为广泛,
呈现了不同民族地域的色彩,在数量上也远远超出了前代。由于殷人尚酒,周人
禁酒,所以这时酒器逐渐减少,而食器逐渐增多,如:乐器中的钟,用具中的等,
都是过去所不曾见过的。器物纹饰也一改殷代的严肃神圣、富丽奢华,向更实用
的方向发展。器壁轻薄、造型洗练。西周青铜器与前代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多有长
篇铭文,这些铭文记录了周初各种政治活动和家庭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