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绿肥一双季稻超高产技术模式与调控技术研究”专题一永修
早稻实施效果分析。
常新刚1黄国勤1章秀福2‘张兆飞1彭剑锋1刘隆旺1赵明3
(I.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45;2.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6;3.中国农科院作
物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在“江西绿肥一双季稻超高产技术模式与调控技术研究”专题研究中,早稻在
永修的实施,达到了高产的目的,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总结了该专题实施产生
的效益以及高产增收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双季早稻;超高产;经济效益;关键措施
永修县地处江西省西北部,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1850h;年均有效积温
为5372.5℃;年均降雨量达1480mm左右,气候条件优越,种植水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基础
【l】
o
“江西绿肥一双季稻超高产技术模式与调控技术研究”专题来源于国家科技部、农业部、
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启动的“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研究课题《粮食作物可持续超高产理论与技术
模式研究》。该专题由中国水稻所、江西农业大学共同负责在江西永修的实施工作。现就2005
年早稻的实施效果分析如下:
1项目实施的效益分析
1.1 稻谷产量
经省内外有关专家现场测产和验收,永修核心区攻关田每公顷产量9133.5公斤,比2004年平
平均产量(每公顷6750公斤)增产1672.4公斤。核心区与示范区的产量及构成因素如表1所示:
表1江西永修超高产核心区与示范区的产量及构成因素
1.2经济效益 .
1.2.1增产增收永修核心区每公顷增收稻谷2383.5公斤,每公顷增加纯收入3575.3元。示
范区每公顷增收稻谷1672.4公斤,每公顷增加纯收入2508.6元。
1.2.2节本增收早稻的田块全部实行抛秧,平均每公顷节省劳力12.5个,节省率为45.5%,每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粮食丰产工程”专题“江西绿肥一双季稻超高产技术模式与调控技术研究”(编号:
2004BA520A12—5—51
作者简介:常新刚(1980.),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生态学.
130
公顷节省劳力费用为500元;除去秧盘每公顷、每季费用299.3元,每公顷可节本增收200.7元。
2该专题实施的关键技术措施
2.1 冬季作物促进早稻高产
试验示范点的主要栽培模式是绿肥一早稻一晚稻;冬季绿肥种植主要是紫云英、油菜等。种
植紫云英、油菜等冬季绿肥作物,通过绿肥的翻耕还田,每公顷翻耕产量3~4。5万公斤,可以大大
促进下季早稻的丰产丰收嵋。。
2.2选用优良品种
永修县早稻品种为株两优02、金优463、香两优68等,这些品种分蘖力强、根系发达、茎杆
粗壮、抗倒伏和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偏早,可以搞好熟期搭配,确保二晚安全齐穗¨1。
2.3采用塑盘旱育抛秧等技术
抛秧用434孔和353孔孔径较大的塑盘育苗,一般要求用于育苗的塑料软盘数量,434孔,每
塑盘抛秧,可提高秧苗素质,抛栽时增加直立苗,有利于促进秧苗的扎根立苗、叶面发展、干物质
’
积累、有效穗数增多、粒数增加及产量的提高H1。
2.4合理密植
早稻的试验结果证明,要获得超高产,有效穗、穗粒数是决定性的因素。要千方百计的增加水
稻的有效穗和穗粒数,这时合理密植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要运用其它各种手段,使别的指标、
因素不受到或者少受到影响和损害。就永修早稻而言,每公顷抛秧密度最理想的蔸数在40.05—
40.95万之间。
2.5加强田间管理
2.5.1秧田管理秧田使用壮秧素,可以控制秧苗的高度,达到秧苗矮壮、增加分蘖和根系发达
的目的。壮秧剂育秧方式有:①盘底撒施每张塑盘施壮秧剂15克与适量干细泥拌匀后撒施在
整好的畦面上,再摆盘播种。②塑盘孔穴施每张塑盘施壮秧剂lO克与适量的干细泥或泥浆拌匀
后撒施或灌满秧盘,再播种。
2.5.2间歇灌溉一是开好畦沟和围沟。二是搁好田。当每丛苗数达lO~12株时开始搁田,搁
田2~3次,以防止倒伏现象的发生。三是除在施肥、防治病虫害、抽穗扬花期保持5~7厘米水
层外,其它时期浅水勤灌、簿露灌溉。做到深水返青,浅水促蘖,及时搁田,多次轻搁,浅水养胎,
保水养花,湿润灌溉,防止断水过早,防止早衰。
2.6增施有机肥与根外追肥
科学施肥的原则是增施有机肥、施足基肥、巧施穗肥。早稻每公顷施肥方案为: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