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ppt】
目录 第一章:(绪论)…………………………3~25 第二章:下游技术的理论基础 …………26~42 第三章:发酵液预处理……………………43~87 第四章:微生物细胞的破碎………………88~122 第五章:溶剂萃取和浸取………………123~167 第六章:超临界流体萃取………………168~213 第七章:双水相萃取技术………………214~250 第八章:反胶团萃取……………………251~287 第九章:膜分离过程……………………288~353 第一章 (绪论) 二、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的特点 含水多,产物含量低; 含菌体蛋白; 溶有原来培养基成分; 相当多的副产物和色素; 易被杂菌污染或使产物进一步分解; 易起泡,粘性物质多。 3.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包括三方面内容: (1)清洁生产工艺(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害的原材料,无废和少废技术) (2)清洁产品(使用中和使用后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3)清洁能源(常规能源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作业: 1.什么是生物工业下游技术? 2.试述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一般工艺过程。 3.什么是清洁生产?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章 下游技术的理论基础 生物工业下游技术:尚无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定义,本课程中所涉及的内容有许多在本质上属于物质分离的范畴。因此,本章及后续内容将会经常使用“分离”一词。 第一节 下游技术中的物理学过程 一、基础物性 “分离”可利用各种物质固有性质的差异。物性差异越大,利用价值越大。 二、分类 以物理学过程为基础的分离操作,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平衡分离过程 建立在相平衡关系上的。利用相的组成差别进行混合物体系的分离。表2—1为平衡分离的代表性单元操作。 2.拟平衡分离操作 在混合物体系本身所占有的空间之外加一个能引起物质分离的势能场,在它的作用下,形成分离场。如表2—2所示。 3 .非平衡分离操作 1、2以外均划归其中,利用物质移动速度差和广义的、基于“屏蔽效应”的分离操作。如表2—3所示。 第二节 下游技术中的化学过程 一、化学性分子识别 液液萃取:利用物质在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分离。 如果在萃取溶剂中加入对原料中目标物质有特异性作用的成分(萃取剂、抽提剂),能达到高选择性。 1.分子间相互作用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除了众所周知的范德华力、氢键力等,近年来备受注目的分子间作用力是疏水性相互作用力。 2 .分子识别 酶和底物的专一性结合。钥匙和锁的关系。只有底物分子才能进入这个口袋。酶分子正是通过对底物的多点识别才显示出它高效、专一的底物识别功能。 环状糊精也有一定的分子识别功能。 它是由6—8个葡萄糖环状结合而成的低聚糖.筒状,内部具空洞结构。 “皇冠醚” 皇冠醚有多种,均为大环状化合物。中心开孔,一些金属离子和氨基酸分子等正好能进入其中。 泡沸石(无机吸附剂) 具有细孔结构的氧化铝、硅石类陶瓷,孔 径接近分子水平时,则可用做分子筛,对气体分子选择性吸附分离。 二、下游技术中的化学反应 选择性分离纯化: 如柠檬酸工业中常用钙盐沉淀,以便于与发酵液中残糖及其他可溶性杂质的分离。 利用草酸与Ca2+反应,生成不溶性钙盐可除去杂质Ca2+ 。 产品制造: 氨基酸或短肽能络合或螯合某些金属离子生产保健产品。补充人体缺乏又不易被人体吸收的钙、铁、锌等微量元素。 山梨醇和木糖醇可以通过葡萄糖和木糖经金属镍催化加氢工艺(高压)获得。 第三节 下游技术中的生物学过程 一、特异性相互作用(锁钥关系) (一)可逆性结合作用(除共价结合外) 1.离子间的相互作用(静电作用) 2.氢键结合 3.疏水性相互作用 4.对金属原子配位 5.弱共价键结合 影响蛋白质立体构象的环境因素 (1)热: 热是影响蛋白质构象的最普通的因素。 (2)温度: 温度的上升,使原子、分子的热运动更活泼,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氢键、金属原子配位作用等变弱。但疏水性的相互作用因温度上升而加强。 (3)pH : pH对离子间的作用影响很大,pH也对蛋白质侧链上的氨基酸残基的离解度影响很大。 (4)静电性的环境变化: 如在溶液中加入在水中能离解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强电解质(如食盐等无机盐)。溶液离子强度增加,离子间相互作用变弱,氢键也受到同样影响。 (5)试剂: 在试剂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