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物物质分离与提纯.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物质分离与提纯

第一章 绪论 一、生物分离纯化的概念 指从发酵液、动植物细胞培养液、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组织细胞与体液等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 二、生物物质及来源 生物物质:①氨基酸及其衍生物②活性多肽类③蛋白质类④酶类⑤核酸及其降解物类⑥糖类⑦脂质类⑧动物器官或组织制剂⑨小动物制剂⑩菌体制剂 来源:①动物器官与组织②植物器官与组织③微生物及其代谢物④细胞培养产物⑤血液、分泌物及其代谢物 三、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特点: ①环境复杂、分离纯化困难②含量低、工艺复杂③稳定性差、操作要求严格④目标产物最终的质量要求很高⑤最终产品纯度的均一性与化学分离上的纯度的概念不完全相同 四、分离纯化方法选择的原则 ①技术路线、工艺流程尽量简化②尽可能采用低成本的材料与设备③将完整工艺流程划分为不同的工序④注意时效性⑤采用成熟技术和可靠设备⑥检测纯化过程中产物产量和活性 五、原材料的选择 1.与目标产物含量相关的因素:合适的生物品种;合适的组织器官;生物材料的种属特异性;合适的生长发育阶段;合适的生理状态 2.天然生物材料的采后处理:①原因:细胞自溶导致目标产物失活或降解;易受微生物污染导致目标产物失活或降解;易受光照、氧气等的作用导致其分子结构改变。②一般植物材料需进行适当的干燥后再保存;动物材料须经清洗后速冻、有机溶剂脱水或制成丙酮粉在低温下保存 六、成品的保存:①影响生物产品保存的主要因素:空气(避空气);温度(低温);水分(干燥),光线(避光);pH(缓冲液);保存期 ②蛋白质和酶制品的保存方法;低温保存(-20~5 ℃, -70℃最好);制成干粉或结晶保存;保存时添加保护剂:a.惰性的生化或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肪酸、牛血清白蛋白、氨基酸、多元醇等)b.中性盐(MgSO4 、 NaCl 、(NH4)2SO4等)c.巯基试剂(半胱氨酸或巯基乙醇) 七、分离纯化的基本步骤:发酵液的预处理;固液分离;初步纯化(分离提取);高度纯化(精制);成品加工 第二章 发酵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 一、预处理的目的:促进从悬浮液中分离固形物的速度,提高固液分离的效率:⑴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包括增大悬浮液中固体粒子的尺寸,降低液体黏度。⑵ 相对纯化,去除发酵液中的部分杂质(高价无机离子和杂蛋白质),以利于后续各步操作。 方法:凝聚和絮凝; 加热法;调节悬浮液的PH值;杂蛋白的去除;高价无机离子的去除;助滤剂和反应剂 凝聚:指在投加的化学物质(铝、铁的盐类)作用下,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聚集成1 mm 大小块状凝聚体的过程。 机理:中和粒子表面电荷;消除双电层结构;破坏水化膜。 絮凝:指使用絮凝剂(天然的和合成的大分子量聚电解质)将胶体粒子交联成网,形成10mm大小絮凝团的过程。其中絮凝剂主要起架桥作用。 机理:架桥作用,絮凝剂通过静电引力、范德华引力或氢键的作用,强烈地吸附在胶粒的表面。当一个高分子聚合物的许多链节分别吸附在不同的胶粒表面上,产生架桥联结时,就形成较大絮团,产生絮凝作用。 絮凝的影响因素:发酵液的性质(细胞浓度,表面电荷);絮凝剂的浓度,最佳用量为粒子表面积约有一 半被聚合物覆盖;絮凝剂的分子量;pH 控制;搅拌速度。 常见絮凝剂: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类衍生物、聚乙烯亚胺衍生物;聚丙烯酸类和聚苯乙烯类衍生物)、天然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微生物絮凝剂 杂蛋白的去除:①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酸碱调节,使蛋白质与离子形成沉淀)②变性(加热;大幅度调节pH值;加酒精、丙酮等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等)③吸附法(加入某些吸附剂或沉淀剂吸附杂蛋白而除去) 固液分离方法:过滤;离心;膜分离;双水相萃取 设备:实验室用抽滤装置。工业生产:板框压滤机(间歇操作);转筒真空过滤机(连续操作);过滤式离心机;硅藻土过滤机 离心机种类和用途:按速度和离心力:1、常速离心机 最大转速8000rpm(r/min),相对离心力(RCF)10E4g以下,用于细胞、菌体和培养基残渣等分离;2、高速(冷冻)离心机 1×10E4---2.5×10E4rpm,相对离心力10E4~10E5g,用于细胞碎片、较大细胞器、大分子沉淀物等分离;3、超速离心机 转速2.5---8×10E4rpm,相对离心力5×10E5g;用于DNA、RNA蛋白质、细胞器、病毒分离纯化;检测纯度;沉降系数和相对分子量测定等。 对于常速和高速离心机,由于所分离的颗粒大小和密度相差较大,只要选择好离心速度和时间,就能达到分离效果。超速离心的离心方法:差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和等密度梯度离心。 按离心机的作用方式:斜角式;平抛式;管式;蝶式;螺旋式;多室 第三章 细胞破碎 破碎方式:1.机械法:固体剪切作用(珠磨法,压榨,研磨);液体剪切作用(高压匀浆,超声破碎);2.非机械法:干燥处理;溶胞作用(酶溶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