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典的消化系统各部分功能图解
消化系统
?
?
?????
?
??? 消化系统alimentary system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图3-1), 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食物残渣。咽和口腔还参与呼吸和语言的活动。
??? 消化管是从口腔到肛门,一条粗细不等的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临床上通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为上消化道;把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为下消化道。
??? 消化腺有两种: 大消化腺包括大唾液腺、肝和胰,小消化腺是消化管壁内的许多小腺体,如唇腺、胃腺和肠腺等,其分泌的消化液排入消化管腔内,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
消化系统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腔和腹腔内,为了便于描述内脏器官的正常位置和体表投影,常在胸腹部体表确定若干标志线和分区(图3-2)。
(一) 胸部的标志线
1.前正中线 沿身体前面正中所作的垂直线。
2.胸骨线 沿胸骨外侧缘所作的垂直线。
3.锁骨中线 通过锁骨中点所作的垂直线,在男性大致与通过乳头所作的乳头线相当。
4.胸骨旁线 在胸骨线与锁骨中线之间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5.腋前线 通过腋前襞所作的垂直线。
6.腋后线 通过腋后襞所作的垂直线。
7.腋中线 通过腋前、后线之间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8.肩胛线 通过肩胛骨下角所作的垂直线。
9.后正中线 沿身体后面正中所作的垂直线。
(二) 腹部的分区
在腹部前面, 用两条横线和两条纵线将腹部分成三部9区。上横线一般采用通过两侧肋弓最低点的连线。下横线多采用通过两侧髂结节的连线。两条纵线为通过两侧腹股沟韧带中点所作的垂直线。上述4条线相交将腹部分为9区:将上腹部分为中间的腹上区和两侧的左、右季肋区;中腹部分为中间的脐区和两侧的左、右腹外侧区(腰区);下腹部分为中间的耻区(腹下区)和两侧的左、右腹股沟区(髂区)。在临床上, 有时通过脐作横线和垂直线, 将腹部分为右上腹、左上腹、右下腹、左下腹4个区(图3-2)。
第一节 消 化 管
一、消化管的微细结构
消化管除口腔与咽外,其管壁结构一般均可分为四层,由内到外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图3-3)。
(一) 黏膜
黏膜位于管壁的最内层,是进行消化吸收活动的重要部位。黏膜可分为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
1. 上皮 上皮衬在消化管腔的内表面。口腔、咽、食管及肛管的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能耐受食物和残渣的摩擦;胃肠道的上皮均为单层柱状上皮,以消化吸收功能为主。
2. 固有层 固有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小腺体、血管、神经、淋巴管和淋巴组织。
3. 黏膜肌层 黏膜肌层由薄层平滑肌构成,黏膜肌层收缩时,使黏膜微弱地运动,有助于血液运行、腺体分泌物的排出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二) 黏膜下层
黏膜下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含小血管、淋巴管和黏膜下神经丛。由于黏膜下层结构疏松,有利于黏膜和肌层的活动。
黏膜和黏膜下层共同突入管腔内,形成环行或纵行的皱襞,扩大了黏膜的表面积。
(三) 肌层
除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的肌层为骨骼肌外,其余部分均为平滑肌。肌层一般分内环行、外纵行两层,两层间有肌间神经丛。肌层的收缩与舒张,使消化管产生多种形式的运动,将消化管中的内容物向下推进,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促进消化和吸收。
(四) 外膜
咽、食管、直肠下段的外膜由薄层结缔组织构成,称纤维膜。胃、小肠和部分大肠的外膜由薄层结缔组织和间皮共同构成,称浆膜。浆膜表面光滑,可减少器官运动时相互之间的摩擦。
二、口 腔
口腔oral cavity是消化管的起始部, 向前经口裂通外界, 向后经咽峡与咽交通。口腔前为上、下唇,两侧为颊,上为腭,下为口底。口腔内有牙、舌等器官。口腔以上、下牙弓(包括牙槽突、牙龈和牙列)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两部分。当上、下牙列咬合时,口腔前庭仅可经第三磨牙后方的间隙相通,临床病人牙关紧闭时可经此插管或注入营养物质。
(一) 唇和颊
口唇oral lips和颊cheek均由皮肤、皮下组织、肌(口轮匝肌、颊肌等)及黏膜组成。上、下唇间的裂隙称口裂,其左右结合处称口角。上唇两侧以弧形的鼻唇沟与颊部分界,在上唇外面正中线处有一纵行浅沟称为人中philtrum, 是人类特有的结构,昏迷病人急救时常在此处进行指压或针刺。在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黏膜处, 有腮腺管的开口。
(二) 腭
腭palate(图3-4)构成口腔的上壁, 分隔鼻腔和口腔, 腭分前2/3的硬腭及后1/3的软腭。硬腭以骨腭为基础,表面覆以黏膜,黏膜与骨紧密结合。软腭是硬腭向后延伸的柔软部分, 由横纹肌和黏膜构成。其后部斜向后下称为腭帆。腭帆后缘游离,中央有一向下突起称腭垂或称悬雍垂。自腭帆向两侧各有两条弓形皱襞,前方一对向下延续于舌根,称腭舌弓,后方一对向下延至咽侧壁,称腭咽弓。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祁连山地形云场外实验简介.ppt
- 神经外科学习班.ppt
- 神经外科麻醉中肌肉松弛药的合理应用.ppt
- 电除尘器施工质量检查记录(全套表格).doc
- 电除尘器原理及影响因素.ppt
- 神经生物学--神经细胞.pptx
- 神经症与心理治疗.ppt
- 电阻率方法.ppt
- 电除雾器施工组织设计书.doc
- 电阻分段测量法.ppt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