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穴位贴敷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进展
第30卷 第2期 医 学 研 究 与 教 育 Vol.30 No.22013年4月 Medic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Apr. 2013穴位贴敷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进展曲萌,马晓莉(河北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摘要: 综述近年来穴位贴敷疗法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进展探讨其发展前景,为中医药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关键词: 穴位贴敷;便秘; 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490X201302-0076-06Advances on the treatment of constipation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oint applicationQU Meng MA Xiaoli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of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0 ChinaAbstract: This review will focus on the recent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treatment of constipation with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oint applicationdiscus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the clin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constipation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ey words: acupoint application constipation clinical research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等的影响,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病症。便秘不仅能引起肛肠疾患,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更能增加结肠癌的发生率,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而且便秘时产生的细菌、甲烷等代谢产物,扩散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影响大脑功能。中医穴位贴敷法治疗便秘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经济实惠且不良反应小,具有独特的优势及显著的疗效。1 历史沿革 穴位贴敷疗法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记载了芥子泥贴敷于百会穴,可治疗毒蛇耍淮呵镎焦逼冢读槭唷ぞ銎芳窃兀骸白阊裘髦睢そ钣泻蚣币杖找瓶?有热则筋缓 不胜收放僻 治之以马膏 膏其急者 以白酒和桂 以涂其缓者……”,开创了膏药治疗疾病的先河。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对外治贴敷方法均有记载,宋元时期,部分医家开始简单探讨外治方法机理,如《圣济总录》中指出:“膏取其膏润 以祛邪毒 凡皮肤蕴蓄之气 膏能消之 又能摩之也。”明清时期,穴位贴敷疗法逐步走向成熟,并且出现专著,系统整理外治贴敷方收稿日期:2013-03-13作者简介:曲萌(1984—),女,河北定兴人,在读硕士。E-mail: 通信作者:马晓莉(1967—),女,河北定兴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学教学和科研。 E-mail: ma_- 76 -第2期 曲萌等:穴位贴敷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3年法,其中最有名的为吴尚先所著《理瀹骈文》,不仅详细记录了多种外治方法,而且依据中医基本理论,对内病外治的作用机理、制方遣药、具体运用等方面作了详细论述 提出根据经络学说选取贴敷穴位,为现代穴位贴敷疗法的研究及应用奠定了基础1。如其中对治疗便秘方法记载:大黄30 g、巴豆15 g、葱白10根,麝香1 g,研末后用酒曲适量调膏,贴于脐部,治疗热结型便秘疗效明显。用醋炒葱白至极热,用布包熨肚脐部,每天熨之,主治阴寒积滞及阳虚便秘。现代马玉侠整理前人经验著有《中医天灸疗法大全》,是通过药物的刺激渗透,刺激经络传导,促使气血运行的一种外治方法,其中记载:甘遂3 g、食盐3 g、丁香1 g,生姜汁适量调成膏,贴敷于神阙、支沟、天枢穴,可治疗大便秘结,气秘、虚秘、冷秘。巴豆2 g、吴茱萸6 g、肉桂3 g,生姜汁适量,调成膏状,贴敷与神阙、足三里、气海穴治疗,大便12~24 h可下2。2 辨证论治2.1 肠腑燥热型 肠腑燥热型便秘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以泄热导滞为主要治疗大法。(1)一些医家使用单味泻下药物治疗,如大黄、芒硝、芦荟等,认为其峻下功能明确,且单味药简单易操作。如赵秋月等 3取生大黄粉5 g,用适量75乙醇调成糊状 贴敷于脐部(神阙穴) 然后再用周林频谱仪照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