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古学毕业论文 试论三里桥文化的分期和年代
试论三里桥文化的分期和年代
王 洪 领
摘 要: 三里桥文化是分布于豫西、晋西南和关中极东部地区的一支龙山晚期文化。本文主要依据东关等五处典型遗址的材料,运用层位学和类型学研究方法将其分为早晚两期,它们基本代表了目前发现的三里桥文化的早晚发展阶段;据已发表的碳14测年数据分析,三里桥文化的绝对年代大体应在公元前2500~1900年之间。
关键词:三里桥文化 分期 绝对年代
Abstract: Sanliqiao Culture refers to the culture distributed over western Henan Province, southwestern Shanxi and eastern Guanzhong area. According to some documents of the five typical sites , this article devides the culture into early period and late period, using stratigraphy and typology. And according to an published assay of C14, the absolute chronology of Sanliqiao Culture is suggested to be BC. 2500-1900.
Key Words: Sanliqiao Culture?, periods, absolute chronology
三里桥文化,主要是指以河南陕县三里桥遗址为代表的以单把绳纹鬲、罐形斝、单把罐、双腹盆、单耳杯等为基本器物组合的分布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地区的一类龙山晚期遗存。以往学术界曾将这类遗存,或称为“后岗二期文化”的“三里桥类型[1]”,或是划归客省庄二期文化的范畴[2]。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正式提出了“三里桥文化”的命名,主张它是一支独立的考古学文化[3],并认为三里桥文化和王湾三期文化、后岗二期文化、造律台文化等一样,是几个既相互独立、彼此之间又有诸多联系的亲属文化,同属于中原龙山文化系统。从文化内涵和特征分析,三里桥文化应是由庙底沟二期文化直接发展演变而来的。当然,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曾受到了王湾三期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陶寺文化等比较强烈的影响。关于三里桥文化的分期问题,由于早年发表的材料大多较为零碎,尤其缺乏较好层位关系的系统资料,因此有关这方面的综合研究迄今还是个空白。近年来东关遗址出土资料的全面发表,为开展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条件。本文主要依据该遗址的层位关系,并参照其他典型遗址的材料,通过类型学的综合研究,来探讨三里桥文化的分期和年代问题。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斧正。
一、分 期
(一)典型遗址的分期
在已发掘的三里桥文化遗址中,古城东关[4]、陕县三里桥[5]、夏县东下冯[6]、垣曲龙王崖[7]、丰村[8]等五处遗址较为典型且均有正式的考古报告发表,这就为三里桥文化的分析提供了依据。
1.古城东关遗址
1982年春调查发现。1982年秋至1986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合作,共同在此试掘和正式发掘,揭露面积2800平方米,发掘了包括仰韶、庙底沟二期、龙山、殷墟、东周、宋代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龙山文化遗迹共发现灰坑128个,瓮棺葬1座,墓葬1座,出土了大批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等文化遗物。发掘者依据遗迹间的打破关系以及出土器物的发展变化,将这些遗迹单位分为早晚两期。从出土器物的形态观察,东关遗址所分的早晚两期,存在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规律。即是说这里的三里桥文化遗存可分为两组,第一、二组分别为原报告所划分的早晚两期。
2.三里桥遗址
1953年调查发现的。1957年4月12日至8月7日、同年10月7日至11月20日前后共进行了两次发掘,发掘面积1526平方米,共发现龙山文化遗迹窑址1座,墓葬1座,灰坑103个,出土了较多的自然遗物和文化遗物。发掘者依据出土器物的形态分析,认为出土遗物的区别不大,年代相隔不会太久。从出土器物的形态特征来看,笔者认为三里桥遗址龙山时期的文化遗存似可以分为两组。
第一组,以H3、H113、H265为代表,包括H214、H239、H284等单位。
第二组,以H2112为代表,包括H203、H209、H232、H244、H246等单位。
依据东关遗址的分组情况,三里桥遗址所分的第一组似乎较早,第二组较晚。从出土陶器形态上看,两组之间衔接也似乎不存在缺环,基本代表了该遗址三里桥文化的两个发展阶段。
3.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
1959年调查发现。1975年春至1977年底进行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创新农村公共服务管理模式,推进乡村振兴.pptx VIP
- 学校食堂承包经营及餐饮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pdf
- 2022年中国银行公司客户经理考试总题库.doc
- 中国哲学史12-两汉经学.ppt VIP
- 中国康复类医疗器械产业加速腾飞,正迎来黄金发展期——2023大型现状调查报告(先进制造2024前沿第9期).docx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 QGDW 10395-2022.docx VIP
- 锚杆静压桩施工设计方案.doc VIP
- 早产儿贫血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2025年).pptx VIP
- (高清版)DG∕TJ 08-88-2021 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标准.pdf VIP
- 《寄生虫学检验》课件——结膜吸吮线虫.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