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世界茶文化史
第二章 世界茶文化史
第一节 茶叶传播路线
茶及其衍生的茶文化均发源于中国,流传千年,影响深远。千百年来,茶叶在全球广泛传播,中国的饮茶器具、制茶工艺连同中国传统的茶道文化和独特的东方哲学一起播撒四方。自古以来,茶叶贸易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与中国商贸交往历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茶走向了世界,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喜爱。今天,茶叶发展成为世界三大饮品之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亿人饮用茶叶。茶已经不是简单的一片叶子、一类植物,而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文化跨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成了各国人民经济、文化和情感交流的纽带。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一、茶马古道——向西南,传播至西藏和印度。二、丝绸之路——向西由我国的新疆传播至中亚。
三、草原之路——向北传播至今天的蒙古俄罗斯广大的欧洲地区。?四、海上之路——东传播至日本和朝鲜,南传播至中南半岛,以明朝郑和下西洋为肇始,向非洲、欧洲和美洲传播。茶马古道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中,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和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容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是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海岸。丝绸之路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时张骞和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境内)为起点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大秦古罗马)的商路。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对外输出的商品以丝绸、瓷器、茶叶为大宗。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草原之路由哈拉和林往西经阿尔泰山、南俄草原等地,横跨欧亚大陆草原之路草原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盛产牛、马、羊及皮、毛、肉、乳等畜产品,而缺少粮食、纺织品、手工制品等。这种中原地区与草原地区在经济上互有需求、相依相生的关系,是形成草原之路的基础条件还有“皮毛路”、“茶马路”的称谓。海上之路海上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起点是福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经中国南海、波斯湾、红海欧洲和亚非其他国家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自中国出发之货物主要以丝绸、茶、瓷器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茶道源于中国。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文相结合,演变成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英国茶文化等。日本茶文化茶叶自古以来就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唐朝时,日本僧人最澄来我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研究佛学,回国时带回茶籽种植于日本贺滋县(即现在的池上茶园),并由此传播到日本的中部和南部。南宋时,日本荣西禅师两次来到中国,到过天台、四明、天童等地,宋孝宗赠他“千光法师”称号。荣西掸师不仅对佛学造诣颇深,对中国茶叶也很有研究,并写有《吃茶养生记》一书,被日本人民尊为茶祖。南宋开庆年问,日本佛教高僧禅师来到浙江径山寺攻研佛学,回国时带去了径山寺的“茶道具”、“茶台子”,将径山寺的“茶宴”和“抹茶”制法传播到日本,启发和促进了日本茶道的兴起。日本茶道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情,并形成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韩国茶文化韩国人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韩国自新罗善德女王时代(632-646)即自中国(唐朝)传入喝茶习俗,至新罗时期兴德王三年(828),遣唐使金大廉自中国带回茶种子,朝廷下诏种植于地理山,促成韩国本土茶叶发展及促进饮茶之风。? 高丽时期(936-1392),是韩国饮茶的全盛时期,贵族及僧侣的生活中,茶已不可或缺,民间饮茶风气亦相当普遍。当时全国有庆尚道6个茶区、全罗道28个茶区等共计35个茶产地。当时的名茶有孺茶、龙团胜雪、雀舌茶、紫笋茶、灵芽茶、露芽茶、脑原茶、香茶、蜡面茶等。李朝(1392-1910)取代高丽之后,强调伦理儒学,提倡朱子之学,佛教、神仙思想及茶道等皆被排斥,于是茶荒廃、茶道中衰。到了朝鲜末期,丁若镛、草衣禅师、金正喜等人大力提倡饮茶、种茶、著书及将茶与艺文结合,频临廃绝的茶道才再度兴盛起来。茶文化兴旺,广大民众参与全国性的民间社团组织多,一些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art5-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ch12-生产成本.ppt
- 第一章国际法概论.doc
- 《会计基础学》第06章 生产成本的核算(终稿).ppt
- 2013.3秦战勇--通过案例分析如何做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ppt
- 第七章 物流绩效评估.doc
- 第7章生产成本控制与分析.ppt
- 第七章 机组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系统(修改8.4).doc
- 第七章任务书教学活动.doc
- 1第一章 漫步阳光心灵―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导论.doc
-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doc
- 2024年贵州省毕节地区毕节市小坝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后巢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贵州省铜仁地区德江县稳坪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陇脚布依族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4年贵州省毕节地区织金县黑土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4年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4年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朵卜陇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枧坝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4年贵州省铜仁地区德江县平原土家族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