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中画幅相机
为了追求图片影像的高素质,相信没有一个摄影人不向往拥有一架中画幅相机,而凡是在20多年前就开始触摸相机的摄影人,又有几个不是从中画幅相机起家的?
我第一次拿起相机拍照已是三十八年前的事了,那时学到了高中物理中的光学,为了配合教学,老师为我们建立了课外摄影兴趣小组,可以让我们自己拍摄、自己冲印照片。当时学校共有两架相机,其中一架是“幸福”120的,另一架是“上海58型”135的,当然,能给我们使用的只能是那架只有一挡快门、三挡光圈的“幸福”120相机,让人惊喜的是就是这一架再简陋不过的中画幅相机让我们拍出了当时认为相当不错的照片。后来,我又从其它老师手里借用了他化5元钱从旧货店买来的“长江”120相机,尽管也只有一挡快门,但用上了光学旁轴取景器,比起直视取景的“幸福”来说可要方便多了。再后来,我的一位在军校读书的邻居带回了一架55元钱买来的“上海201”120相机,因为当时我已拥有了一架用坏的幻灯机改制的放大机和从美术老师那儿讨来的他当废纸买回不知过期了多少年的整盒的公元放大纸,并已掌握了照片的印放技术,他才答应让我借用他的“上海201”,条件是我得为他放大照片。当时,我的一位数学老师精通摄影,他能熟练地把同一人物用黑背景经多次曝光以不同的角色拍摄在同一个胶片上,他还可以把自己家人的照片通过暗房技术天衣无缝地移花接木到风光照片上,从他那里我知道了中画幅中的杰作――“禄来”相机和“蔡斯”镜头。因此,仿造“禄来”的海鸥双反便成了我梦寐以求的目标――当时,它可是专业相机的象征!
1969年是我下乡插队落户的第二年,我用我们兄弟两人整整一年的全部收入买回了“海鸥203”,开始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架相机。1974年,我插队落户所在县建立了“农业学大寨展览馆”,准备以图片的形式来展示全县学大寨的先进成果,展览馆只有一个从文化馆调来的专职摄影师,显然无法满足大量照片的拍摄,于是分别从全县的工厂、农村和商业单位借调了三位摄影人,我作为“农民摄影家”也在其中,被安排从事农村题材的拍摄。让人激动不已的是,我到展览馆报到的当天就分配到了一套刚买回的、全新的“海鸥4A”相机和“海鸥107”闪光灯。由于这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展览馆,所有拍摄的照片都要进行高倍率放大,有些用于题头的照片都要放大至1米以上,此时,“海鸥4A”镜头的素质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一朝拥有的愿望也就越发强烈。
时过境迁,80年代中期彩色摄影的风靡引发了135相机热,当我还没有来得及拥有海鸥双反的时候,我已经添置了135单反相机。1987年,传来了国产120相机全面下马的消息,所有上海产的海鸥120相机全部作低价清仓处理,海鸥4A、4B、4C在上海市场的价格分别为63元、41元和43元,我的一位在一家企业工会工作的朋友买回了整箱的海鸥4C,用来武装他们企业的摄影发烧友,我也毫不犹豫用2幅图片的稿费,买回了我那期待了整整20余年的海鸥4A双反相机(图1)。
20多年前曾是挂在人们脖子上随处可见的海鸥双反,现在只有在二手市场才能觅见它的踪影。我常常参加市里组织的各类摄影活动,一二十年以来,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两次在摄影人的手上重新见到它的身影:一次是1999年3月“上海第二届国际花卉节即时摄影大赛”上,一位摄影人背的是一架海鸥4A;另一次是在2001年用老相机拍老上海的“老上海风情摄影比赛”上,一位年青的摄影爱好者的三脚架上有一架“上海4型”(那是海鸥4型的原型)。整个上海滩上至今仍在用海鸥“双反”进行实际拍摄的人恐怕很难找到,但我在摄影活动中却常常还带着它。在买到廉价海鸥双反的同时,我还以每枚2元的价格购回了包括近摄镜在内的各种滤色镜、遮光罩,以4元的价格购回了闪光灯手柄(图2A?B)。
别以为我的海鸥双反只是一种摆设而已,我是明正言顺的用它来拍片,而且还在拍摄精品时才用上它,因此,尽管它的身价排不上号可却也从来不吃“粗粮”,最起码是乐凯黑白负片,而更多的是柯达的T-max专业黑白胶卷与柯达或富士的专业反转片。作为一部低挡的相机,其与高挡的中画幅相机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该相机三片三组的柯克型镜头也远不能与蔡斯镜头相比,但图片最终的成象素质也不是镜头决定一切的。因此,精确的对焦、尽量使用最佳光圈、坚持使用三脚架和快门线、加上精良的后期制作和其微乎其微的快门振动优势,从而也能让廉价相机的成像素质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稍不留神那些名机名镜要是疏忽了拍摄中的某个环节,说不定所出的片子就会败在海鸥双反的手下呢。
我常用F16光圈来拍摄风景(图3),用F5.6或F8光圈来拍摄人物,拥有的一片近摄镜又拓展了海鸥双反的拍摄功能,拍摄的静物照片也毫不逊色(图4),有哪一位高手能从我所拍摄的反转片或制成的黑白照片上肯定这是海鸥双反的“杰作”?至少我没有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