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染色体和染色体病 - 药学.ppt

  1.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染色体和染色体病 - 药学

第7章; 本章重点;染色体的定义;染色体的形成与染色质螺旋化; DNA;性染色质;一、人类染色体的形态;中央着丝粒 (1/2--5/8) (1, 3, 16, 19, 20);二、核型分析;(一)非显带核型; 人类染色体核型特点(Denver);(二)显带核型;(2). G显带 胰酶处理后再Giemsa染色 优点:方法简便,带型清晰,可长期保存;(3). R显带(Reverse,反带) 高温或5-BrdU加紫外线处理,Giemsa染色 特点:与G带相反,染色体末端深染,研究末端结构改变;(7). 高分辨显带技术;2、显带染色体的命名和书写;第二节 分子细胞遗传学;20世纪80年代,标志着分子细胞遗传学的出现 探针(单链DNA分子)与染色体或间期核上的靶序列(变性互补序列)在特异性位点上退火,经荧光可在杂交位点观察到所要研究的序列。 简化了基因定位、染色体结构分析;二、引物原位标记(primer in situ labeling,PISL);第三节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化学/物理/生物/育龄)的影响,导致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异常改变。;染色体畸变发生的原因;单倍体:二倍体生物的配子具有的全部染色体,为一个染色体组。;(1)单倍体(haploid):染色体数减少一组 (2)多倍体(polyploid):染色体数整倍地增加; 三倍体易于流产的原因:胚胎发育的有丝分裂中,形成三极纺锤体,染色体在中、后期分布、分配紊乱,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异常,严重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 (一) 双雄受精(diandry) :可形成69,XXX;69,XXY;69,XYY三种类型的受精卵 ;(二) 双雌受精(digyny):第二次减数分裂时,第二极体留在卵内,形成69,XXX或69,XXY的受精卵 ; (一) 核内复制(endoreplication):一次细胞分裂,染色体复制二次,形成双倍染色体,2个子细胞均为四倍体细胞。 核内复制和四倍体形成是肿瘤细胞常见的异常特征。;(二) 核内有丝分裂: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正常地复制一次,但中期无核膜破裂、消失,无纺锤体形成,后、末期无胞质分裂,结果细胞内的染色体成为四倍体。;二、 非整倍体(aneuploid)改变:;(二) 超二倍体(hyperdiploid):2n; 细胞分裂中、后期,某一对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别向两极移动,进入一个子细胞中,结果子细胞一个形成超二倍体,一个形成亚二倍体。 图; 减数分裂不分离:发生于配子形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n+1和n-1的配子。 有丝分裂不分离:发生于受精卵的卵裂早期或在体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二倍体和三体型或单体型的镶嵌体。;46;在细胞分裂的后、末期,个别染色体由于某种原因(如着丝粒未与纺锤体相连)未能进入子细胞核,滞留在细胞质中逐渐解体,导致子细胞丢失染色体。;46;染色体结构畸变及其产生机制;中间缺失(internal deletion):两次断裂,中间节段丢失 末端缺失(terminal deletion):断裂一次,无着丝粒的末端部分丢失;;原因: 同源染色体在不同部位断裂后,断片互换重接,造成一条染色体某节段重复,另一条染色体该节段缺失。 不等交换。;································· ;臂内倒位(paracentric inversion):两处断裂在同一臂内 臂间倒位(pericentric inversion):两处断裂分别在长、短臂;臂内倒位; 由于无遗传物质的丢失,表型一般无影响,故称倒位携带者。但其配子在同源染色体配对时会形成倒位环,如发生交换,可形成有缺失或重复的配子。(片段短- 不育;长- 畸胎);臂间倒位(pericentric inversion) 形成倒位环;臂间倒位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倒位后减数分裂形成倒位环 ;一个臂间倒位形成的4种配子及合子类型;(四)易位(translocation,t):某条染色体断下的节段连接到另一染色体上;相互易位(reciprocal translocation,rcp):两条染色体的断片互换后重接,产生平衡易位携带者。只有基因位置的改变,无数量的增减,表型可正常,但子女可出现部分三体型或单体型。; 罗伯逊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rob;着丝粒融合):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D组和G组)均在着丝粒处断裂,然后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粒处相接,形成45条染色体的平衡易位携带者。 图1-2;(五)插入(insertion,ins):易位的一种特殊形式。一条染色体片段插入到另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