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1发达的古代农业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docVIP

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1发达的古代农业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1发达的古代农业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1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右图为原始社会某种生产工具复原及使用方法示意图,该生产工具应为(  ) A.石斧         B.石犁 C.木耒 D.铁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图中原始人耕作使用的工具与木耒的形状一致。 答案: C 2.中国是农业古国,每年立春日,都十分重视“鞭牛迎春”这一传统活动,唱词为“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我国古代耕作方式是(  ) 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 C.铁犁牛耕 D.千耦其耘 解析: 从材料中“鞭牛”这一信息可知与铁犁牛耕有密切关系。 答案: C 3.(2016·辽宁葫芦岛第一高级中学期中) 《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A.五谷六畜 B.自给自足 C.精耕细作 D.铁犁牛耕 解析: 五谷六畜是中国古代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排除A项;通过“种谷”“树桑”可知家庭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体现了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特征,B项正确;精耕细作是指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排除C项;铁犁牛耕是生产工具,排除D项。 答案: B 4.(2016·山西大同一中高一期中)《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解析: 通读材料可知,“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麦黄种麻,麻黄种麦”强调了耕作时间和季节的重要性;“用粪犹用药也”强调的是施肥的重要性。这样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高产,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C项。其他三项都是C项的具体表现,故排除。 答案: C 5.(2016·浙江学考)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它是(  ) A.耦犁 B.曲柄锄 C.曲辕犁 D.翻车 解析: 根据时间“唐朝”信息,材料“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体现这种农业工具主要是用于耕土,同时能够调整耕地的深浅。根据所学,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解析: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锄禾”“封建社会”,据此判断反映的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 答案: D 7.“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  ) A.广种薄收 B.少种多收 C.休耕轮作 D.精耕细作 解析: 从材料中对“代田法”的描述,可见反映的是精耕细作。本题容易误选C项。休耕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种一年作物,第二年停一年,第三年再种。有时候休耕并不是停止一年,也可能是许多年,在这些年中,去别的土地耕作,直到这块土地恢复肥力,这叫做轮作。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以上材料摘自《中学历史教学资料参考》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 (2)材料二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条件。第(1)问,结合材料分析即可看出为牛耕技术;第(2)问,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诗句的含义;第(3)问,农业的发展与生产工具、技术、政策、自然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有关。 答案: (1)牛耕技术。 (2)生产方式:“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或:自耕农经济)。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古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条件: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的兴修;政府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