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肩周炎临床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合治疗肩周炎临床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综合治疗肩周炎临床分析 山东省莱西市中医医院 266600 【摘 要】目的:观察综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针刺手三里、足三里,行针3分钟后推拿治疗,再取局部常用穴和经验穴留针,起针后以痛点为中心中药外敷,以针灸、推拿、中药外敷等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治疗肩周炎20例。方法:采用针刺手三里、足三里,行针3分钟后推拿治疗,再取局部常用穴和经验穴留针,起针后以痛点为中心中药外敷,以针灸、推拿、中药外敷等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治疗肩周炎20例。结果:参照疗效评定标准本组20例中,全部有效,其中治愈15例,显效5例,治愈率为70.7%,有效率为100%。结论:综合治疗肩周炎确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针灸;推拿;中药;封闭;肩周炎 肩周炎系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俗称 “漏肩风”、“肩凝症”患者常因白天穿衣不方便,夜间疼痛加重不能寐给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近年来我们采用针刺、推拿、中药外敷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适宜于肩周炎的任何时期,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治疗20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3年.发病在左肩者8例,右肩者11例,双肩者1例。中医辨证分型属风寒湿型10例,淤滞型9例,气血虚型1例。 1.2 诊断依据[1]①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风寒湿邪所致;②好发年龄在50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③肩胛疼痛及活动痛,夜间加重放射到手但无感觉异常,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④肩关节活动尤为以上举,外展,内外旋受限,出现典型的“外展扛肩”现象;⑤病程较长者,可见有肩胛带肌萎缩,尤为三角肌萎缩明显;⑥X线检查多为阴性,对直诊断无帮助,但可以排除骨与关节疾病,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1.3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颈椎病、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相鉴别。颈椎病虽有肩臂放射痛,但在肩部往往无明显压痛点,有颈部疼痛和活动障碍,但肩部活动尚可,X线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赘的形成、小关节及钩椎关节退行性变等。冈上肌腱炎与肩周炎的不同点在于当自动外展60度左右时,因疼痛不能继续外展及上举,但可被动外展及上举。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检查时见肩前相当于肱骨结节间沟内的肱二头肌腱长头部位局限性深压痛,肩部肌肉痉挛,外展和外旋运动明显受限,肱二头肌抗阻力实验阳性[2]。肩-臂综合症,是以肩与上肢、手掌慢性疼痛萎缩变性为特点的临床征候群,其疼痛范围较肩周炎广泛,同侧手指肿胀疼痛呈现半屈曲位[3]。 2治疗方法 2.1 手法治疗 首先行放松手法,即在肩前,肩后及肩外侧用揉、拿、推、滚等手法放松肩关节及其周围肌肉。治疗手法分三步。第一步术者立于患肩对侧,一手点拨痛点,另一手拖患肘向术者怀中做节律提拉,做7至9次。 第二步术者到患者背侧做患肢后伸,做数次旋前,旋后动作后屈肘向上摸棘突,另一手拨肩前痛筋,重复数次后即可上摸一个棘突。第三步术者立于患者背侧,虎口拖患肢手腕,做从下内经经胸前上举,再外旋、处展、后伸的动作。同时患者肘关节也随术者肘关节屈曲而屈伸,重复7至9次,另外还可酌加被动梳头、擦汗等动作和,以恢复其功能,最后用揉拿叩抖等方法放松肌肉。 2.2 针灸治疗 治疗时让患者坐正,针刺患者手三里、足三里行针3分钟后,再取局部穴位,肩外俞、肩中俞、肩贞、天宗等穴针刺,留针15分钟。 2.3 中药治疗 起针后以痛点为中心,汤药可选用经验方:防风10克,桂枝10克,鸡血藤12克,黄芪30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元胡10克,每日1剂,水煎服。中成药使用筋骨痛消丸、小活络丸、迈之灵片或者虎力散胶囊等,根据患者不同体质、不同病情酌情选用。外敷中药膏剂:伸筋草60克,透骨草60克,五加皮30克,鸡血藤克,花椒30克,艾叶30克,红花15克,桑枝30克,丹参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取上药用中药打粉机打粉,加入1个鸡蛋清作为辅料,使用温开水调成糊状,温度约40℃,贴于患者肩关节压痛点明显处,外用纱布包裹固定,2h后取下,外用温开水拭干净药液。上药每天外敷一次。在外敷后,让患者及时进行关节活动,把握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机。 2.4 封闭疗法 肩周炎患者,大都于肩关节的前、外、后方可触及2-4个痛点,前方位于肱骨小结节周围和喙突周围;后方位于腋后皱襞上方与肩胛冈下缘凹陷中,相当于俞穴;外侧方位于三角肌止点上缘。用泼尼松龙悬浊液1-2ml,加2%利多卡因2-5 ml、0.9%氯化钠溶液约5 ml,对多个痛点进行深部封闭,每个痛点封闭2-4 ml,封闭时针头刺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