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合防滑治理方案在滑坡设计中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综合防滑治理方案在滑坡设计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Anti-landslide Management Program in Landslide Design刘伟LIU Wei曰徐捷XU Jie曰孙晓骥SUN Xiao-ji曰王劲WANG Jin(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西安710021)(Xian Changq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Ltd.,Xian 710021,China)
摘要院本工程滑坡治理是将填土区H1 滑坡、老站场变形体、东西两侧冲沟纳入一体,从坡体变形的地形地势因素出发,综合考虑防滑稳定措施。
Abstract: This landslide management project is to integrate the H1 landslide in landfill area, deformable body of the old station andthe gully in east and west sides. Starting from the terrain and topography factors for the deformation of slope, this paper considered thestabilization measures for anti-landslide.
关键词 院避让;排水;削坡回填;重力式挡土墙;土层改良;生物工程Key words: avoidance;drainage; slope cutting and backfilling;gravity retaining wall;soil improvement;biological engineering中图分类号院TU43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5-0087-021
项目概况大路沟输油站周围地貌属于黄土梁峁沟壑区,地形起伏较大,地面标高在1458耀1613.3m,高差155.3m,输油站前期工程和拟扩建工程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黄土峁上,现经人工整平,地形较平坦, 场地标高在1592.04m-1594.06m 之间,高差约2.0m 左右。老站所处的山峁西侧部分又被两条冲沟包围,形成高陡的临空面。扩建部分西侧为一较陡山坡,发育有3 个滑坡(详见图1),H1 滑坡为填土区滑坡,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南部H3 滑坡为一古滑坡,后壁呈明显的圈椅状,两侧为冲沟,边界清楚,滑坡地貌明显;北部H2 滑坡为牵引式滑坡,下部滑动迹象清晰,向上逐渐减弱,滑坡后壁从北往南变得不甚清晰。
2 滑坡成因淤地层结构因素:该区域顶部黄土地层疏松、强度低、透水性较好;黄土层底部为新近系红粘土层,渗透率低,相对隔水,水入渗至红粘土层后,形成了相对汇水面和软弱面,坡体常常沿该面发生滑动。于气象及地形因素:大路沟一带是靖边县的暴雨中心,暴雨时,滑坡底部冲沟流量大,冲蚀能力强,对坡脚的侵蚀作用大,降低了滑坡的阻滑力。
限于地形条??的限制,H2 滑坡发生剧烈滑动的可能性不大,一直处于一种缓慢的蠕滑活动中,据当地老人介绍,古滑坡具体发生的时间不详,但每次强降雨后,坡体都有一定程度的蠕动变形。
近期的裂缝的出现,显示滑坡有异常活动,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点:淤古滑坡已有滑面为滑坡复活提供了结构面条件,同时滑体长期的蠕动变形使得坡体裂缝发育,滑体物质松散破碎,渗透率高,强度很低。于滑坡顶部填土的堆积,以及H1 滑坡的活动,给该滑坡一个较大的挤压推力,从而加剧了坡体的不稳定。盂今年5.12 汶川8 级大地震,勘查区震感明显,烈度在4-5 度之间,虽然如此烈度远不足以使地面开裂,但因坡体本身刚好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地震作用加剧了坡体的不稳定性,促使了裂缝的发展。
3 防滑治理方案的思路针对大路沟滑坡的实际情况,对各种可能工程措施作如下分析:3.1 避让根据勘察及计算分析来看,扩建场地西侧H2滑坡规模较大,治理困难,代价高,工程防治应该以避让为主,不适宜建设两具罐,因此考虑只建一具或不新建净化罐。
3.2 排水淤地下排水。大路沟滑坡及边坡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水的作用,因此,可以在滑坡前缘的滑面附近布置仰斜排水孔,使滑坡前缘的地下水顺利排出。另外,考虑到可能要对滑坡两侧边界的深沟进行回填,需要在沟底布置排水盲沟。于地表排水。由于地下水可能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及站场绿化浇水,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表径流的入渗补给及控制绿化浇水,是增强滑坡稳定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3.3 削坡回填老站场的蠕滑与其三面临空的地形关系密切,因此,可以考虑将两侧冲沟回填,降低变形
文档评论(0)